第一一三章 家當(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李陽打算開個大型服裝城的想法確實是突奇想,但並不是空穴來風。

就算沒有祖美蘭今天跟他說這些,他也知道目前服裝行業的火爆。

1996年雖然改革開放已經度過了初期階段,但國內的消費市場仍然還很初級。因為輕工業的展問題,導致全國日常消費品的產能還不能完全供應國內所需,屬於後來經濟學家們所謂的“賣方市場”、

什麼叫賣方市場?

簡單來說就是誰有貨誰就能賣錢,而居民生活中離不開的服裝、百貨、電器等等商品,正處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好時候。

像祖美蘭這種二十多平米的小店,一年能賺一兩萬,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經營的算是一般。

在這個時代,稍微改變一下經營模式,服裝這個生意是真的可以賺大錢的。

別人李陽不知道,但是他的記憶中有個叫李誠儒的演員,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是做服裝生意的。

這大哥原本是北京景山服裝廠的工人,後來自己籌錢開了個叫做特別特的服裝賣場。在就是年代初中期,服裝生意好的一塌糊塗,這大哥靠著景山服裝廠,短短几年之內就賺的盆滿缽滿。

生意最好的時候,特別特服裝賣場在北京西單的一個商場裡包下了整個二三樓,營業面積高大上萬平方米。根據這大哥後來採訪透露,但是生意最火的時候,特別特商場一天就能有幾十萬元的流水。賣風衣可以一次賣出去1o萬件,一次就能賺七八百萬。

那個時候的李成儒是意氣風,不過有了錢之後整個人就飄了。根據這個老哥的回憶說;“有的時候和幾個朋友上電梯,開電梯的小姐一哈腰,然後‘老總好,老總好’地叫。哎,這小姐懂禮貌,給她1oo美金。當場就甩給人1oo美金。”

不過後來這大哥拿賺到的錢去投了外匯,結果把之前賺的錢賠了個精光。後來只能把此前演戲的興趣撿起來當成了養活自己的技能,從此當上了演員。後來出演了那部曾經風靡了千禧年初的《重案六組》,在裡面飾演了男一號大曾這個角色。

扯遠了。

說回當下,既然祖美蘭對服裝生意有想法,李陽覺得服裝市這個專案,可以做一做。

綏城距離省城不遠,而且綏城市內也有幾家規模不小的服裝廠,貨源什麼的都好解決。而綏城市供銷社,也就是李陽所屬的那個供銷社,已經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有了印刷廠的承包經驗,李陽覺得跟市裡好好談一談,承包供銷社一樓應該不是什麼困難。

更重要的是,李陽現在做生意這一項上,祖美蘭真的是很有天賦。

幫著祖美蘭說服李奉獻,開了這麼個服裝店,算是李陽為祖美蘭引領了一條此前從未設想過的道路。

現在祖美蘭有心想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長更遠,李陽想幫她一把。

“大陽,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供銷社一樓那塊地方那麼大,咱不說房租得多少錢,就說把那一層樓的面積鋪滿貨,好傢伙......那還不得十幾萬幾十萬啊?!還有員工呢,那麼大片地方,賣貨的服務員怎麼的也要三四十人啊!這麼大規模的服裝店,嫂子可管不過來。不行不行,你要是說在我現在的店旁邊租個門店,我也就跟你一起合夥了。你這一下子要搞這麼大,我可做不來。再說,我也沒本錢啊!”

看著祖美蘭像是被烙鐵給燙了一下般,嚇得連連擺手,李陽撲哧一聲樂了。

祖美蘭啊祖美蘭,你剛才那股子勁頭呢!

見祖美蘭一個勁兒的擺手,他索性也就不再提這個事兒。

不是他不想做,而是已經打定了搞一個服裝市的心思。只是供銷社一樓那個位置,他現在還不知道能不能拿下來,現在跟祖美蘭說多了只會讓她感到焦慮,萬一要是不成的話,那祖美蘭可就白焦慮了。

想定了有時間去一趟綏城市的國資委,打聽一下供銷社的承包轉讓問題,李陽便隨便應付了幾句祖美蘭後,回到了自己的屋。

帶著對女強人版祖美蘭的憧憬於想象,李陽早早的睡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幾天沒有去店鋪的祖美蘭便早早的出了門,和金大妮一起擠上了公交車去了十字街。

而李陽則是慢吞吞地吃完了早飯,拿出了紙和筆。

印刷廠那邊,現在已經穩定了下來。

有了美好食品廠的穩定包裝訂單,廠子裡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生產,做好品控和人員管理,保準兒實現盈利。

但是印刷廠的體量有限,而且包裝配套也不是什麼暴利的活計,就算現在每天分成兩班趕工,受到產能的限制,盈利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