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高點(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週六週日休市兩天,李陽總算是在精神上放鬆了起來。

李奉獻和於老四這段時間習慣了天天往中介所跑,現在冷不防閒下來,下意識的就又聚到了李陽家。

直到這個時候,左右鄰居住著的李奉獻才現李陽家簡直就不像個家的樣子。

屋裡邊除了最基本的床和炕之外什麼傢伙事兒都沒有,連個像樣的傢俱都欠奉。平時李陽用來煮泡麵燒水的小鍋,甚至就那麼放在土質的地面上。

這可把李奉獻給羞愧壞了,當即便重新取出倉房裡兩個多禮拜沒用了的三輪車,和於老四一起奔赴到了位於綏城市二馬路的舊物市場。

淘弄了一個上午,幫著李陽置辦了一套**成新的二手傢俱。

對於那些衣櫃茶几沙,李陽其實不太感興趣。

別說這個環境,穿越之前大學剛畢業那會兒,上海五百塊錢一個月的地下室他都住過。就幾平方米的地方,屋子裡連個窗戶都沒有,就有一個臉盆那麼大的出風口。每到梅雨季節,屋裡的牆面上都潮的往外滲水!

相比於那個破出租屋,現在五十多平方的平房他住的還感覺挺寬敞。

但也有值得高興的事兒。

就是那個一翻身就咯吱咯吱響的單人床,讓李奉獻直接拆了賣廢品了。

替換它的,是一張結結實實的雙人大床,上面鋪的席夢思墊子李奉獻給買了個全新的。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床可以舊但是墊子是睡人的,這可不能買二手——天知道舊床墊上都有人幹過什麼事兒?

對於歸置屋子,李陽不擅長。插不上手的他就只能和李小陽兩個人蹲在院子裡,一面嘬著冰棒兒,一面看著李奉獻兩口子和於老四在屋裡面忙活。

兩天的時間下來,李陽的家終於達到了李奉獻兩口子眼中“家”的標準。

地面上鋪了一層踏踏實實的青磚,不再是土地。五十多平米的空房間,也被一應傢俱裝點出了濃厚的生活氛圍。

考慮到李陽自己根本不起火,廚房的東西倒是沒怎麼置辦。但是平時夜裡煮個面燒個水什麼的傢伙事兒,祖美蘭也都給準備妥當。

收拾完之後,按照祖美蘭的說法就是——就差個媳婦了。

本來是無心的一句話,可祖美蘭自己說出來卻當了真。晚飯的時候拉著李陽,旁敲側擊的問什麼樣的姑娘得心意。

李陽死活也沒想到,自己跨越了二十多年的時光,到最後也沒逃離過祖美蘭同志的催婚。

一番插曲過後,轉眼就到了週一。

考慮到現在萬利中介所那面去早了也是排隊,李陽索性就沒那麼積極。

早上起來拖拖拉拉的把自己收拾乾淨,認認真真的吃了早飯,又在院子裡聽了會唐連元般的《七俠五義》評書,直到了上午九點多鐘,他才在李奉獻和於老四的催促下穿了衣服出門。

到達萬利中介所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半了。

當下的人普遍都能起早,這種勤奮的勁兒也用在了炒股上。早上那會兒股票交易所里人群推不開搡不開的,但到了十點多鐘將近中午,反倒人群散去了不少。

但是交易大廳裡仍然是人頭攢動。

幾天沒來交易所的李陽一出現,便立刻引起了轟動。

這兩天,李陽的事蹟已經成了萬利股票所裡面的的一個傳奇;

一個從來沒買過股票的毛頭小子,開戶就全倉買入了深科技。幾天的時間這支股票從五塊多翻了將近四倍,重要的是......這個從來沒玩過股票的新手,竟然在如此大的利潤誘惑下堅持沒有出手——直到現在還在持有。

說起來似乎是一個挺簡單的故事。

可是要知道,這是九六年。

人均工資就只有不到三百塊,北京二環一套七十平米的房子,也不過二十多萬的時代!

四萬塊錢在兩天內變成八萬,四天後變成十二萬,按照週一開盤深科技每股已經漲到了二十一的情況下,四萬塊錢的本金幾乎已經漲了接近四倍變成了十六萬!

尋常人在如此大的誘惑下,可能在變成八萬的時候就已經將股票全拋了。

“小老弟,二十三!現在你要是出手的話我還是那句話所有手續費我出,直接把錢給你轉到存摺裡!你好好想想,現在你那七千多股,就算掛到市場裡賣,手續費也是不少的一筆呢!我就信你這支股票能漲到二十五了,怎麼樣?”

看到李陽,目光赤紅的大黃牙咬著牙,對李陽再一次說到。

哦?

李陽眉頭一挑。

他對深科技的預期出手價位是二十五,現在開盤已經到了二十一。就像大黃牙說的,現在就算出手的話,將近十六萬的價格,手續費也要小兩千塊了。

現在這大黃牙要以二十三每股的價格收購.......似乎.......

嗯......

想了想,李陽還是覺得算了。

大黃牙現在的精神狀態,他覺得已經陷入到了偏執之中。如果自己真的轉手賣給這位,這大哥持有之後想要做長線,萬一被幕後坐莊的割了韭菜,怕是會把所有的怨氣都投在自己的身上。

十幾萬的股本,看大黃牙也不像是百萬富翁的樣子,極有可能是拿出了全部的身家搏這支股票能血賺。

真要是摺進去,怕是要跳樓的。

跳樓倒還是其次,自己持有深科技的時候賺翻了幾倍,結果到了他的手上就賠錢,李陽害怕這大哥再對自己幹出點什麼偏激的事兒來。

將腦子的思緒捋清,李陽對大黃牙笑著搖了搖頭。

“不好意思,低於二十五不賣。而且我不打算轉給萬利的股友,這支股票現在這個價位,賭性已經太大了。萬一到你們手裡跌了,我再落埋怨。”

沒成想,李陽一番好言相勸,落在那些老股民耳朵裡,卻變成了另一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