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螺尾咬出事(第1/3頁)

作品:《骨錢令

“沒事,剛在屙屎,沒帶手機,我過幾天到鵝城,準備窩你那不走了。”

賈行雲盯著劉青山過來的簡訊,愣愣出神。

老師什麼時候這麼隨意了?

以他老人家的涵養,大便這事,多半會用入廁、上廁所、洗手間……諸如此類稍顯隱晦的詞。

這種措辭態度?

賈行雲推測老師的心境在生轉變,他從一個嚴肅謹慎的人,潛意識在向灑脫方向轉變,這種轉變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

當然,每個人都有多面性,單憑一句話很難判斷對方是什麼樣的人,除非對方刻意為之。

以二人的關係,劉青山沒裝的必要,所以賈行雲才可以篤定老師變了。

這種變化讓賈行雲暗暗鬆了口氣,後面那個窩字,說明老師念頭通達,至少表面上沒有受到影響。

對劉青山的擔心被老師即將到鵝城的喜悅沖淡。

步行街改造以後的文化街,需要定海神針,古文化總顧問這個頭銜就是賈行雲為劉青山留的。

就算劉青山受這次考古事件所累,被從頭擼到底。

但是,他的博學,古文化專業知識的權威性卻是不得不讓人欽佩。

賈行雲有個設想,他想將華夏所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都請到文化街。

弄一個近似百家講壇型別的交流中心。

這個交流中心不是學術會,而是接地氣的手藝展示會。

但凡牛人脾氣都很古怪,你讓他們“現場賣藝”?

賈行雲扛不起這杆棋,他太年輕,再多錢也不行。

所以,把劉青山這個國寶級大牛放在文化街立標杆,就成了能撬動老古董們的槓桿。

劉青山回花都“受審”。

賈、柳兩家沒有施以援手,是賈瑞知刻意為之。

有些人花錢請不來,得玩點手段。

如果將賈瑞知比作皇上,賈行雲比作太子。

劉青山就是賈瑞知留給賈行雲的太子太傅。

賈瑞知深諳此道,老臣要打磨,要先抑後揚,要從一而終,要跟過往割捨。

至於劉青山差點想不開跳河自盡,這是賈瑞知預判不到的。

如果劉青山真的自殺了,只能說這個太子太傅所託非人。

好在結果賈瑞知很滿意,太子的肱骨之臣,要來了。

賈行雲隱隱猜到父親的意思,他不忍,但沒有反對。

這很矛盾,又不矛盾。

以賈行雲對劉青山的敬重,他不忍老師受辱。

以賈行雲對劉青山的“渴望”,特別是文化街定海神針般的存在,他希望老師能成為賈家的一員。

兩種心思,促使賈行雲對劉青山的事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

好在結果是好的,老師,終於答應留在鵝城了。

賈行雲內心的喜悅卻被二叔賈瑞和的電話沖淡了。

“螺尾咬不見了。”賈瑞和的聲音低沉,滿是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