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客家菜(第1/2頁)

作品:《骨錢令

一女侍端著托盤,兩套荷花透光骨瓷餐具擺了上來。

另一女侍持一裝滿熱水的鴨嘴青花瓷壺和海碗緊隨其後。

不管幹不乾淨,廣粵文化,不舉行洗餐具的儀式感,就感覺跟入完廁不擦屁股一樣彆扭。

女侍優雅從容地依次燙洗鎏絲白瓷筷、仿象牙筷架、大小透光骨瓷匙、荷花紋理品鍋、湯碗、飯碗、襯碗淺盤……。

江曉薔渾身不自在,耳廓又癢又紅。

隨著女侍行雲流水的操作,賈行雲看出江曉薔的窘迫,為了轉移她的注意力,輕輕一點玻璃轉盤,道

“公元1o93年農曆9月,北宋宣仁聖烈皇太后高滔滔薨逝。宋哲宗親政,進而對所謂元佑黨人展開清算。隔年十月,蘇軾被貶遠寧軍節度副使,詔令鵝城安置。寫下千古名詩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而作為大吃貨的蘇大家,可是留下了不少名菜。”

賈行雲指著不斷上桌的菜餚,拿起筷子,虛空指點,“這道西湖聽韻琵琶蝦,你嚐嚐。”

“嗯,清新鮮美,口感清爽嫩滑。”江曉薔呵氣如蘭,半眯眼細細品味。

賈行雲淺嘗輒止,將筷子放在仿象牙筷架上,道“蘇東坡被貶鵝城後,惟侍妾王朝雲緊緊相隨。王朝雲善歌舞、音樂,常在泗洲塔下為其奏琵琶,讀樂填詩。東坡感懷於此,遂以蝦為原料,自創了這道琵琶蝦,以示知音、佳餚、美景與雅樂同韻。”

江曉薔點了點頭,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扭腰指向孤山一側,“王朝雲我知道,葬於鵝城西湖畔孤山之上棲禪寺的松林裡,那裡,還有她的墓碑,現在成景區了。”

“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不勝列舉,就拿這道東江酥丸來說。”賈行雲拾起筷子夾起盤中的肉丸,輕輕放在江曉薔碗中。

“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著腹部問妻妾,我這裡有些什麼。一答文章。一說見識。王朝雲卻笑道一肚子的不合時宜。東坡讚道知我者,惟朝雲也。蘇東坡後將杭州酥肉改良為肉丸,取名為不合時宜,後人稱為東江酥丸,也稱作東江蘇丸。”

江曉薔嘻嘻一笑,盯著滿是肉的丸子,有心不吃,又不好意思拂了對方的意,本著吃飽了再減肥的心思,伸筷夾起丸子送入口中。

邊點頭邊含糊不清道“跟你們一樣,都是老學究,肉丸子就肉丸子,還那麼多花花腸子,我看蘇老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渣男,油嘴滑舌不知道騙了多少小姑娘。”

賈行雲就著米飯,吃了一塊梅菜扣肉,滿嘴冒油,口感無比爽滑芬香,長舒口氣道“渣不渣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他老人家和王朝雲的感情之深厚,羨煞旁人,比如這道。”

賈行雲用湯勺舀了一勺蘆薈蓮子湯,“這道東坡西湖蓮,就是兩人感情至深的寫照。王朝雲善解人意,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是蘇東坡的患難之交。蘇老攜王朝雲來鵝城時已是年近花甲,朝雲也已憔悴不堪,蘇東坡常希望王朝雲美貌常駐,於是用蘆薈、西湖蓮子等頗有養顏功效的原料,獨創成了這道名菜,常親自下櫥烹與朝雲。”

“我承認二人感情的真摯,不過也洗脫不了蘇老渣男的本性。男人三妻四妾就是渣。”

呃……。

賈行雲無言以對,以現代的標準來判定古人,好吧,你說得對。

“那這道釀豆腐呢,有什麼說法。”江曉薔用湯勺舀起半勺中間裹肉糜的長方塊文火煎豆腐,拌入飯中,攪了兩攪,半勺入口。

賈行雲吃了一塊三杯雞,半掩嘴,側頭吐出雞骨,道“還真有,客家人無物不可釀,比如釀豆腐,釀苦瓜,釀冬瓜等等等。

這道釀豆腐據說源於北方餃子,因南方少麥,南遷的北方漢人便用釀豆腐寄託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

相傳很久以前,一個五華人和一個興寧人是結拜的好兄弟,後來因為在點菜的時候出現了矛盾,一個要吃豬肉,一個要吃豆腐,後來,飯店老闆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製作出了這道釀豆腐。

所以五華的釀豆腐最出名。

至於這道三杯雞?就是一盤黃酒清釀雞。”

江曉薔眉眼盛開,半捂著嘴,笑道“哎喲,我的老學究,終於有你不知道的了,這三杯雞呀,色澤醬紅、原汁原味,色香味俱全,淡口,符合粵人口味,卻是一道地道的贛菜,o8年,這道菜還入選了奧運主選單呢。”

賈行雲頻頻點頭,再次夾起一塊雞翅膀,在嘴裡唆了唆,道“受教了。”

能在知識面廣泛的賈行雲面前顯擺,江曉薔的心裡比打敗寸頭男子還高興,頓時心裡美滋滋的,夾起一塊東坡肉就咬了一口,剛入嘴,才懊惱自己怎麼又吃肉了,吐掉顯然不合適,她眼睛一閉,扒了口飯,囫圇吞棗。

嗝……咳咳咳。

江曉薔左手拍胸,氣管嗆米,噗噗兩聲,只來得及側頭,還沒來得及捂嘴,數十粒米飯噴向了準備站起來遞紙巾給他的賈行雲。

豆米花一樣糊了賈行雲一臉,他微微一愣,下意識伸出舌頭捲了卷掛在嘴角的米粒。

還有心思想嗯,鹹鹹的,摻合了肉汁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