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嫁閨女,沒賠本(第1/2頁)

作品:《穿越農家養兒記

顧言璋為了兩個兒子娶媳婦的事兒,把家裡頭囤著的那些菜籽油,以及1oo多斤的糯米,全部都給賣了。

剩餘的一兩百斤油,還有將近2oo斤的糯米,就是給他媳婦兒留著的。

按照這一帶的規矩,顧言璋請了袁媒婆,又找了自家的族長,一行人親自去了姜家和馬家,給他們下聘禮。

顧言璋的誠意十足。

五兩銀子的彩禮錢,還有兩隻大雁,以及五斤豬肉,把姜家和馬家的那些街坊鄰居們,饞的口水直流。

姜家閨女他祖父和老爹,對於這些肉還有彩禮錢,還是挺滿意的。但對於顧家的門戶嘛,他們就不怎麼待見了。

總覺得自家跟顧家做親家,還是拉低了自己的檔次。

不過,只要一想到,家裡頭的丫頭片子多。這一次的買賣,不但沒有虧錢,反而還讓他們掙了不少的錢,他們就在心裡覺得,還是挺值的。

於是,在姜家閨女那羞怯的眼神之下,點頭答應了。

姜家大閨女今年18歲。

底下還有幾個親妹妹和堂妹妹。

她們之所以留到這個歲數還沒有嫁人,那是因為她們家裡頭的長輩們,還是特別挑的。

給的彩禮錢少了,他們堅決不答應。

就算男方捨得花錢,只要男方的門戶太差了,名聲太差了,他們也不會點頭答應。

畢竟,他們也是讀過書的人。自認為自己是書香門第。絕對不能跟那種滿身汙穢的人做親家。要不然,旁人一打聽起他們姜家來,都會覺得他們虛有其表,有些人甚至很有可能會罵他們,渾身上下都在買的。

他們愛面子,勝過愛銀子。

所以,在一番挑挑揀揀之後,他家的閨女們磨到了十七八歲之後,才會找個面子裡子看上去不錯的人嫁了。

姜家早在袁媒婆來的時候,其實就認識顧言璋。

他們一直都知道,顧言璋跟縣衙裡的黃捕頭,有八竿子打得著的關係。

要不然,他在桐鎮做生意,根本就做不下去。

他要是沒關係,光是鎮上的地痞流氓們收的保護費,他都交不上的。

他們早就弄清楚了,顧言璋在鎮上在縣城裡做生意的這幾年裡,他沒有交過一文錢的保護費。也沒有人找他收過一文錢的攤位費,衛生費,廟裡的香油錢……

在桐鎮裡做生意的人,要是沒點關係,他們一年到頭下來,前前後後就得交1o多種費,還要到處打點。要不然,就會有一大群不知道從哪裡蹦出來的乞丐,天天堵在店門口。

姜家的當家人叫姜玉泉。

今年已經是頭花白的古稀之人了。7o歲的年紀,他自認為自己沒多少年可活。

自打他幾個兒子前幾年,考秀才屢試不進,掏光了家裡的最後那一點老本之後,他在家天天急,天天憂。

兒子不成才,兒子不爭氣,他就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家裡待嫁的閨女們。

這縣城、桐鎮裡,有點關係有點錢,跟自家閨女們年紀差不多的人家,他都研究透了。

可是,他硬是沒找到個合適的人家出來。

後來還是袁媒婆上門,提醒他這桐鎮下頭的一些富裕大村裡,還是有那麼些能幹紮實的好人家的。

像那個陳家村,大幾百年裡,不就出來了幾個進士官爺,舉人老爺,以及秀才公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