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各有算計(第1/2頁)

作品:《穿越農家養兒記

事情有了章法之後,老太太劉氏就帶著自己人,離開了這裡。

而顧家的一些人,這會兒也跟陳萱萱顧言璋一起,客客氣氣的把她們一行三人送到了陳家村的村頭。

而那位還坐在顧言璋家喝茶的顧裕喜,瞧見自家的這些族人們,像是撿到什麼大便宜一般,他心裡就有些微的不喜。

一個孩子學點本事,就得教五百文錢,……這拜師學藝的錢,跟他當初讀書的束脩,也差不多了。

自古以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學做包子的拜師錢,憑什麼和束脩一個檔次的?

就在他心思不定之際,他的一個孫子就悄悄的走了過來。

“爺爺~,咱們還是早點歸家去吧?”

“這做包子啥的,不管如何,確實是有利可圖。孫兒讀了十多年書,如今也有二十來歲了。每回想去府城考取功名,家裡卻拿不出多少錢財,以至於我白白浪費光陰,蹉跎至今。”

“如今那位劉氏既是答應收徒傳藝一事,那咱們就花點錢,讓家裡人去她那裡拜個師。這樣一來,咱們也能多掙點錢。只要咱們到時候多下點本錢,勤快一些,說不定明年的時候,我就已經能去府城考試去了。只要孫兒能得個秀才功名,那咱們家十幾畝的良田,就再也不用交稅。說不定孫兒到時候,還能有些餘力,庇護族裡的那些窮困之家。”

顧裕喜聞言,也不由得沉思了起來。

孫兒的頗多考量,他心裡明白。

窮文富武,這讀書一事最是消錢。他們這樣的農家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就仿若登天而行。

交不起束脩,請不起師傅,沒錢買書買紙買筆,更沒有資產與那些同窗同輩們出行。

至於花了十多年時間,把四書五經通曉了遍後,準備去考取功名,……這又成了攔在各個讀過書的農家子的幾大攔路虎。

縣試,府試,會試,……反正只要是考試,那都得花一大筆的錢。

先就得聯保和認保。聯保還好一些,找幾個同學湊夠五個相互擔保,倒是不用花錢。可認保就不一樣了。麻煩的很。都需要找本縣的廩生認保,證明自家孩兒有考試的資格。

因為這五個學生之中,只有有那麼一個出現問題,認保的廩生也要受處分。畢竟,互不相識還要擔風險,人家憑什麼給你作保?

所以啊,凡是想要參加童生試,或者是要考取秀才功名的,這就需要花錢了。

在他們這個地方,找廩生認保的價格偏高。一次就得花個二兩銀子。

另外,考完任何一場考試之後,朝廷還規定了,每個參與的學生都需要給封卷錢。大概每人三分銀子。

但到了各個地方之後,實際情況又不同了。絕大多數的地方都會多收。

基本上考完一次以後,一個以種田維生的農民之家,五六年裡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銀錢,就通通都沒有了。

至於考秀才,代價及其的大。因為按照朝廷的規定,考秀才的考試不止一次。

他們這個地方,是得考三次。每一次考試都會考整整一天的時間。

所以啊,但凡是家中有個讀書人的,一般都知道,中一次考試的,只是“童生”。數次全中,都榜上有名的,才算正兒八經的有了秀才的功名。

只要考取了秀才,天天在地裡刨食的農民,也算是改換了門庭。腳上的兩條褲腿子,也甩脫了那些泥巴了。秀才一輩子不用親身種田勞作,他們一般情況下,也絕不可能活生生的餓死。

每天只需要捧著幾本書,喝喝茶,悠哉悠哉的好日子就這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