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出孝(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夏挽秋猜的不錯,對於夏初來說,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是洛子謙無疑。

即便是身生父母以及顧騰,都要往後排。

但這份怨怪也只是一時的。

人的性子是天生的,洛子謙就是如此,她其實熱情開朗又有待人熱忱,深宮的生活讓她學會了警惕,卻從未磨滅過她的本性。

在她心中,夏挽秋就是她的孫女,她擔心孫女生產不順,理所當然。

也許,夏初覺得自己,反而是個更自私的人。

夏初終究沒有對她說什麼戳心窩子的話,只讓她好好調養,不要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態度一如從前,這也讓夏挽秋疑惑,覺得自己可能是想岔了。

正月十五之後,年節的氛圍漸漸退去,夏雪夫妻和顧家人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夏家。

宋夫人和宋承兆則留在了夏家,宋夫人捨不得孫子,宋承兆捨不得妻子,夏家也不差幾個人的口糧,於是便愉快的決定留下了他們。

溫氏一回到家就開始準備滿月禮,洗三那會她沒帶多少細軟,送的禮都是身上扒拉下來,因著國喪未過,很是素淨,難免有些失禮,等滿月的時候,自然得好好的補上。

夏初便由著她去翻庫房,到處找適合給小嬰兒戴的小物件。

恍然便想起了前世,每次宮中有孩子出生,送禮都得要絞盡腦汁,生怕禮物上頭給人動了手腳……其實就算沒有任何手腳,又有哪個宮妃敢給自己的孩子戴別人送的東西呢?

頂多是送進來就收緊庫房裡,從此不見天日。

年後才收到了顧將軍寄回家保平安的家書,溫氏和顧老夫人都是鬆了一口氣,彷彿說是因為那邊和洛王府交涉時出了些問題,拖延了時日,這才沒能按時送信回家,不過如今已經解決了……夏初並未看到信件,只從溫氏口中得知了隻言片語。

但有這隻言片語也足夠讓她知道,洛王府和顧家,並未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

其實一開始就是知道的,哪怕他們私交甚好,明面上也不可能交好,何況兩家本就沒什麼牽扯,顧老將軍在時尚且有來往,自他去後,便更是疏遠了。

這回顧將軍過去,是奉旨奪權,洛王府如何能拱手相讓?這明面上的交鋒不會有,暗地裡誰又知道是什麼樣的情狀呢?

目前來看,皇帝和顧將軍稍占上風。

夏初心底暗暗嘆了口氣,站在她自己的立場,是不希望和皇后站在對立面上的。那個女子對她的善意十分的分明,從未有過任何的為難,哪怕是一開始,她的眼底都清澈如月,沒有一絲一毫的惡念。

她是極喜歡趙嫣然的。

但夫家和洛王府不得不站在對立面上,卻叫她有些為難了。

皆因這種立場,是皇帝最願意看到的。

所謂至親至疏夫妻,表現的最為具體的只怕就是帝王夫妻。趙嫣然是他的妻子,卻也是他的臣,臣妾二字,從來都是卑稱,而不平等。

隱隱的,夏初覺得趙嫣然有些像是前世的她,從某一個層面上來說,她們都是一樣的可悲。

只不過,她的可悲,在於那些早已風逝的過往,連緬懷的必要都沒有,而趙嫣然,卻一步一步的,正在走向曾經的她。

夏初除了看著,別無他法。

宋晨曦滿月宴辦的並不盛大,畢竟她只是夏家的外孫,賓客來的並不多,統共也就十來桌席面,夏初和顧騰準備了一個小小的平安金鎖,正適合小孩子帶。

夏雪則準備了各色的小衣服,足夠穿到他慢慢長大再穿不得,夏挽秋很是高興,她和夏初的女紅都不行,家中姐妹,唯有夏雪的女紅是頂尖的。

即便不全是親手做的,這份心意卻是難得。

夏挽秋在孃家住滿了雙月子,宋承兆這才僱來了馬車,帶著妻兒回了家。

當初推人的母女兩早已走得不見蹤影,雖然查不出幕後主使人到底是誰,卻也圈定了幾戶有嫌疑的人家。夏挽秋本就打算將反季蔬菜推廣出去,因著這事,乾脆提前告訴了幾家親近的人家,卻也叮囑了知曉的人,暫時不要說出去。

至於在懷疑範圍的幾戶人家,自然是得不到方子的,其中,也包括了吳家。

夏挽秋對吳家有一種本能的防備,她不喜歡吳卿芸,而吳家也不曾給過她什麼好印象,所以即便知道這事是吳家做的可能性很小,卻還是很任性的這麼做了。

為了這事,吳氏的嫂子可沒少上門同她說道。

吳氏能怎麼辦呢?自家的莊子上聽了夏初的建議,並沒有跟風種菜,也就沒去要什麼方子,夏雪更是不管柳府的莊戶的,大嫂雖然有些想法,但因為跟她這個弟妹關係不甚好,也倔強著沒有開口討要。

她便是想告訴孃家,也得自己知道才行啊!

當然,她若是開口去說,夏挽秋還是會給的。可吳氏既拉不下面子跟庶女要東西,心裡對孃家也有幾分不滿,所以乾脆就裝聾作啞了。

周氏氣呼呼的離開了,心裡直把夏挽秋罵了個狗血淋頭!

是以,在開年之後到春季和暖的這一時節,這反季蔬菜雖然對市場的供應有所緩解,但並沒有大範圍的傳播出去。

不過,司農寺那邊已經得到了訊息,並引進了這種新鮮的做法。

甚至有人舉一反三,提出了反季節種糧,只不過數次試驗,不是失敗,就是成功率太低,成本卻過於高昂,因而只得收了這份心思。

但,夏挽秋也成功引起了司農寺中某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