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將軍北征,上皇薨逝(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知道了顧將軍要去北疆的訊息,顧騰心情就不怎麼好了。

前世定國將軍府的名聲就是從這裡開始敗壞的,縱使今生已經不一樣了,可他也會擔心父親會不會在去北疆的路上出什麼問題……他並不像表面上一樣對當今皇帝信心十足。

即便皇帝跟前世的那位已經不是同一個人了。

不過說穿了,人家是兄弟,兄弟相似不是很理所當然的嗎?最是無情帝王家,無情的可不只是指對宮裡那些被冷落的女孩子。

他不敢去賭對方能有多麼寬廣的胸襟,因此只能萬事自己想的周全一些。

當然,顧騰的擔憂是無法說出口的,對家人都如此,對著剛剛成親沒多久的小妻子就更說不出來了。誠然他有一點喜歡她,還有一些欣賞,但這不代表他就會信任她。

前世他死後,他那個出身一般的妻子不也還是拿著嫁妝回了孃家嗎?連孩子都不管了,就扔給母親一個頭花白的老太太帶,孤兒寡母的守著空蕩蕩的將軍府——丈夫兒子都沒了,母親的頭豈能不白?

他剛重生的時候怨過那個女子狠心,可後來想想,自己對她也說不上多好。成親多年,他有時候甚至連她的閨名都想不起來,從來都是淡淡的叫著娘子。

所以這一次,顧騰不會再重蹈覆撤了。

他定親的時候就記住了夏初的名,及笄那一日,也知道了她的小字,生怕自己忘記,還寫了好幾遍的大字,這才牢記於心。

他其實不太懂得怎麼去討好女孩子,但這一回他能放下身段虛心跟身邊的人求教——本來他是想問母親的,但又聽人說不能這麼做,會給母親心裡頭添堵,他便放棄了。

至於為什麼沒有再娶那個女子來彌補前世的遺憾……大概是因為他雖然不怪她,卻也始終無法諒解她拋下孤兒寡母,頭也不回就離開的行徑吧!

這輩子,就讓他們不曾相見,也不必相識,做個陌生人就好。

至於夏初,顧騰要說有多喜歡她,那還真是未必。夏初是溫氏看上的兒媳婦,他打量過也試探過,平靜淡漠的不像是這個年歲的少女——後來也確實證明了她不是。

現這一點的時候顧騰就忽然覺得兩個人應該很合適在一起了,他們都是老黃瓜刷綠漆,還挺般配的,而且他不是也問了嗎?

問她有沒有心上人,意思就是是不是想要彌補遺憾,如果她原本就有心上人,並不願意嫁給自己,也不用多麻煩的想法子退婚,他自己就能成全對方,畢竟這件事情的最開始只是長輩們一廂情願,並沒有顧及他們兩個的想法。

問她會不會後悔,意思其實是問她有沒有什麼仇怨要解決。定國將軍府算得上高門大戶了吧?可是有些人家還是扞衛不動得,若是她嫁過來是指望著替她報仇雪恨什麼,就白瞎了。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他的私心了,忍不住想問問這個女孩兒,有沒有一點喜歡自己?

兩輩子都生的玉樹臨風的顧騰從來都不缺女孩子的愛慕,今生更是如此,他都不記得自己平日裡陪母親上香,或是去某個府裡參加筵席,都偶遇過多少個含羞帶怯的少女了。

不過那些大多都是庶女,真正有教養的人家哪裡會允許自家嫡出的姑娘這樣隨意的走動剛還和男子偶遇呢?說白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巧合!

顧騰是沒準備納妾的,不說他那幾年一直都守著孝,便是溫氏也是不許的。他屋裡原也有個通房,只是他心裡早就膩味了這回事,便壓根沒碰過她,成親之前,溫氏才知道那丫頭還是完璧之身,心裡還擔心的不行。

只是顧騰緊著嘴不能說,溫氏無法,只得將人遠遠的打了出去,配給外頭莊子上的小子。

她是怕那丫頭碎嘴說些顧騰身子有問題的話。

直到夏初進了門,頭一晚她都沒睡好,直等那元帕送來了她屋裡頭給她查驗過,這才徹底放下心來。

她兒子不是不行,只是不想碰那個丫頭罷了。

溫氏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因為有著這層關係,原本因為夏初進門之後,對兒子生的顯眼改變而產生一些醋意也頓時就消散了七七八八的,若是她的兒子真的在這方面有潔癖,只能對兒媳婦有興致的話,她當然得對兒媳婦加倍的好了……她還指望著抱孫子呢!

當然,不是現在,過個兩年也行,她也不是很著急。

所以,溫氏其實是矛盾的,她一方面覺得夏初很好,一方面又覺得她太小了不適合孕育子嗣。可是當初一頭熱的定下人家的時候,她就是知道兒子跟兒媳年紀差了很多的,這會子拿年齡來說事,就真的不合適了,那就只能等。

好在,不是等不起。

顧老夫人倒是有些心急,主要是她兒子跟人家劉氏(即洛子謙)的兒子年紀也差不多大,可人家早就抱上曾孫了,再過幾年都能混個五代同堂了,她這會兒連曾孫的影子都沒瞧見呢!

溫氏說夏初年紀小,顧老夫人心裡頭就嘀咕上了,年紀小你這事不早知道了,怎麼當初不找個年紀合適的,非要找這個小的呢?

不過,也就是在心裡想想,嘴上是萬不會說的。

其實顧老夫人比洛子謙可要年輕多了,原主劉氏是無出多年,好不容易懷上的,生的時候年紀已經不小了,那會兒,顧老夫人可才嫁進顧家的門呢!

她是一個幸運的女子,從嫁給古老將軍那天起,就沒有經歷過爭風吃醋的那些破事。顧老將軍母親去的早,都沒等到他娶妻生子便闔眼了。沒有母親管著後院,他自己又極喜歡軍旅生涯,是以身邊一直很乾淨,雖說有兩個通房,那也是這種家庭的慣例,而且那兩個女子都很沒存在感,平時根本就不會出來給顧老夫人添堵。

他們成親之後兩年便有了兒子,而那兩個通房卻還是通房,安安生生的窩在小院子裡做女紅攢銀子,就算顧老將軍明顯已經把她們忘到腦後了,也只是一聲不吭。

聽說這是去世的婆母早就給安排好的,為人是真本分老實。

兩個通房的身份其實挺尷尬的,顧老夫人和顧老將軍感情再好,一開始對她們的存在也很是膈應。可怎麼辦呢?已經收用了得人,又是婆母特意安排的,就不能隨便打了。

等哥兒大了,再過了幾年,她瞧這二人著實瞧著可憐,便給提了姨娘的份位,漲了月例銀子,讓她們可以不用那麼節衣縮食,整天繡花做女紅的貼補孃家。

但也僅此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