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國無大事,家無小事(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夏老爺子話說到這般地步,洛子謙就知道,這件事已經無可更改。

分家的事情,自然要等二房回來再宣佈,但鄭氏從老夫人那裡知道,分家的事勢在必行,便只得同兒媳婦一道收拾收拾,將二房的家當全都先挪回老宅去。

以免事到臨頭了再去挪動,反而忙亂。

她心裡既是委屈又窩火,當著夏初的面也不能說什麼……馬上就要嫁人了,她也希望女兒高高興興的,不要為了這些事情傷神。

好在夏初即便得知了這事,看起來也並沒有不開心的樣子,還幫著自家母親和大嫂一道整理。

當初搬家的時候,二房並未想到會這麼快回去,因此基本上全部家當都搬了過來,如今又要挪回去,也是一件不小的工程,足足折騰了好幾日,才算完。

因夏慶還未歸家,她們也還要在新宅住一段時間,便餘下了一些東西。

老宅那邊暫時也不能住人,夏老爺子知道這事兒雖然是顧家提出的,但無論是自家人還是外任看,都是委屈了夏初的,因此特意自己掏腰包,請了人翻修一番,如今正熱熱鬧鬧的趕工。

老爺子本想親自跟孫女解釋,洛子謙卻道不必“這些身外之物,她本就不在意。”

九月末,一身風塵僕僕的夏慶帶著滿面的疲憊趕回了家中。

“這是怎麼回事?你怎麼就回來了?”鄭氏尚且不知道新帝特旨讓他回京述職之事,見到丈夫突然出現在家中,整個人都懵逼了,傻乎乎的看著他,驚訝的問道。

夏慶就把事情說了一遍。

鄭氏有些摸不著頭腦,不明白新帝賜下這樣的旨意到底是個什麼意思。重陽都過了,卻讓夏慶這樣急匆匆的趕回來,難道是為了讓他能參加女兒婚事嗎?

聖上何曾這般體貼民意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莫非是你在任上辦壞了事了?”鄭氏頓時焦慮不安起來,想想這段日子的事情,她就有些覺得不對勁。老爺子突然就說要分家,丈夫又突然從任上回到了家中,總不可能是新帝看重定國將軍府,特意讓他這個做岳父的回來參加婚禮吧?“老爺子前些日子就說,等你回來就要安排分家的事宜,叫我們都把大件的傢什都搬會老宅了!”

“分家?”夏慶也吃了一驚,他剛回來,還不知道這事。老爺子看他風塵僕僕的,自也不會馬上就跟他說這些,只叫他先回房休整。他掃了一眼屋裡,皺眉道“怪不得我看咱們這邊屋裡都是空蕩蕩的,原來是如此。”

“所以我才問你……”你是不是辦錯了什麼事?鄭氏把這句話吞回了肚子裡,又問道“任上是不是生什麼事兒了?有人針對你嗎?”

“不曾,”夏慶搖搖頭,他自認做事還算勤懇,和下頭的人也是有商有量的,大傢伙共事也十分愉快,便是他走的時候,府中縣丞等人還十分不捨,特意替他踐行來著。“江陰那邊本就是富足之鄉,少有事端,我不過是照章辦事,便是出了岔子也怨不到我頭上來,何況也沒出什麼岔子呀!”

夫妻二人相對無言,雖是早早歇下了,卻是半宿都睡不安穩。

第二日一早,用過早膳,夏慶便讓夏老爺子喊了過去。

“這些年你在江陰,我也不曾給過你什麼幫助,你心裡可有怨言?”夏老爺子看著這個兒子,他從小就在讀書上沒有天分,便是考上進士的那一回,老爺子心裡都是無比驚訝的。不是說他不看好自己的兒子,而是太明白他資質如何,所以才覺得詫異,不僅考上了,名次還那麼靠前,並不曾吊車尾落入同進士那一列。

“父親說的哪裡話,兒子並無怨言。”夏慶搖搖頭,當初他外放的時候,不過是個縣丞而已,後來偶然得了機會接任江陰縣令,簡直就是意外之喜!那會子山高皇帝遠的,他總不能碰到什麼事兒就回京求救吧?

“不怪就好。”夏老爺子嘆了口氣,不是他不想幫他,只是那會真的是有心無力。夏家本就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有各種門路可以走,無非就是透過大兒子這邊給他一些便利。然大兒子能做主的也不過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你這回回來的正好,趕上了三丫頭的親事。”

“兒子也是得了旨意就立馬趕了回來。”夏慶笑道。

得到旨意的時候雖然懵逼,但回過神之後他第一顧慮的卻不是官位,而是想著,總算能回京了,而且還是在女兒的婚事之前!

因怕路上不安穩耽擱了日子,他可算得上是緊趕慢趕,水路好走就走水路,不成就換了車馬上官道走6路,這才提前好些日子回到了京中。

有時候他也覺得自己挺沒出息的,沒有中舉的時候就想著當個富家翁,有了差事也不曾想過要使力往上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壓根就不是那塊當官的料!

這幾年在江陰,看著日子平順穩當,實則過得無比的小心翼翼,生怕辦錯了差事帶累了家中。

年輕時不是沒有過雄心壯志,可是科舉屢次受挫,也磨滅了他心底那點隱晦的不甘。到是放平了心態之後,反而給了他一個意外之喜。

當初是怎麼考上的,就連他自己都迷迷糊糊,但大略還是知道,那並不是他自己平時的水平。

用夏挽秋的話來說,他就是受了‘高人’點撥,而後常揮了!

這種恍若撞大運一般的好事,也不過持續了一段時間,最初的興奮勁過去之後,夏慶現自己平日的生活並沒有生什麼預想中得改變之後,頓時如同被潑了一盆涼水。

如今數年過去,他也快到不惑之年了,漸漸竟變得寵辱不驚起來,他這一輩子起起落落,經歷的多了,許多事情也就看淡了。

因此,比起鄭氏的擔憂,他反而渾然不覺,新帝詔下的旨意中並無斥責之意,他自覺持身正,做事也算得上週全,因此回程的路上,他是半點心理負擔都沒有的。

“想必你媳婦已經跟你說了分家的事了,你是怎麼想的?”夏老爺子也不同自己兒子拐彎抹角,直接便說了出來。

仔細打量著夏慶的神色,見他眉宇中只有不解,並無埋怨。

不禁暗暗點頭。

夏老爺子生平只這兩個兒子,自然希望看到他們兄弟和睦,仕途順遂。縱然二兒子不如長子出息,可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哪有不關心的道理?

“兒子有些不明白。”夏慶見父親問起,便老老實實的答道“古來俱言父母在,不分家。為何父親卻著急著替兒子們分家呢?可是兒子和大哥哪裡做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