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夏初定親挽秋驚(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夏挽秋定親了,她簡直不敢相信,她居然真的在古代跟一個素未謀面,只是聽說過名字的男子定下了婚約,而且十有八九,此人就是她這輩子的丈夫了!

以至於接下來的好幾天,她都是有些精神恍惚的狀態。

洛子謙倒是挺能體諒她,這幾日見她禮數上不周,也不曾說過她——雖然她的想法跟夏挽秋的想法完全是奔向了不同的方向,但這並不妨礙她體諒這個孫女兒。

夏彥倒也不是隨隨便便的將這個庶女定出去的。

夏挽秋口無遮攔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雖說在他面前總顯得拘禁,鮮少開口多說,但一次兩次不信,卻抵不上一次次傳入耳中的流言。

眾口鑠金之下,他已是不得不信。

對這個女兒,夏彥承認自己是有些疏忽了的,他已經想不起來她從前是不是也這般的沒遮沒攔,只隱約記得,小時候她是個十分靦腆內向的孩子,總是跟在小兒子的身旁,用一種怯弱的眼神望著他,那目光裡,有仰慕,也有敬畏,但更多的還是子女對父母的孺慕之情。

但也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無知無覺的,從她眼中便再沒有露出過這樣的眼神了。

有的反而是審視和警惕。

是他這個當父親的太失敗了嗎?

可他周圍的同僚都是如此,閒談時提起的,多半是家中的兒子,不管成不成器,是搖頭嘆息還是滿臉驕傲,鮮少有人說起女兒的。

女兒家自然是由做母親的教養,他可以插手關心過問夏安崇的課業進度,卻總不好去管教女兒的女紅中饋吧?更何況,他也不懂得這些啊!

夏挽秋如何變成如今這副萬事不過心的性子的,夏彥不明所以,但他也知道,她不適合高門大戶,最好是簡單一些的人家,夏家能彈壓的住,一輩子能讓她過得順心一些便好。

這一次吳氏同他商量人選的時候,他想了又想,從幾個人選中提出了宋承兆這孩子。

雖說年紀有些略小,但他少年沉穩,心性是可見的。

家中只有寡母,雖是過繼的兒子,但寡母這輩子也只能依靠他一個人了,想來不會虧待於她。而且不是親母子,他也不必擔心宋承兆偏幫著母親挑兒媳婦的刺,他又是讀書人,雖然叔父在朝為官,但卻是個武官,將來想要走仕途還要靠岳家幫扶,想來也不敢待她不好。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宋承兆的叔父也就是親生父親,就是宋守備,兩家自來交好,他們家的兒子娶了自家的女兒,更該善待才是。

而這一點,卻是夏家的女眷都不甚清楚的,包括吳氏都不知曉。

宋家當初的狀況有些複雜,先有了庶子,後頭嫡母老蚌懷珠又生下個嫡出的小兒子。雖說不是容不下庶出的大兒子,但原被人捧了許多年了,突然在嫡子出生之後,地位忽然一落千丈,讓他的立場也尷尬了起來。

恰逢宋守備的堂兄膝下常年無有子嗣,便是納了妾也不見一個人有動靜,找了大夫暗地裡診過脈,知曉自個這輩子子嗣艱難之後,聽聞這個訊息,便找上了門來,希望過繼一個承兆的子嗣。

嫡子當然是不會被過繼出去的,便是宋守備肯,宋夫人也會以死相逼。宋承兆那時已經記事,也明白了嫡庶之分,小小的孩子竟是十分的沉穩,也不知是聽了哪個的攛掇,自個長跪在有些為難的宋守備面前,表示願意過繼給堂伯家。

宋守備年近中年也不過得了二子,心中自然有些不捨。但堂兄家中的狀況這般艱難,他也不好袖手旁觀,再加上長子這般樂意過繼出去,有些惹惱了他,一甩袖便同意了。

縱然當初年紀小,有可能是受人挑唆,但小小年紀便能有這般決斷,此子的心性可見一斑。寧為雞不為鳳尾,與其在嫡母手底下搓磨,不如過繼出去更受看中。

只不過,他的運氣似乎不大好,眼看著馬上就能參加童生試考取功名了,三年前也就是顧老爺子去的那會兒,嗣父也因為一場熱風去了,留下了孤兒寡母二人。

宋承兆給嗣父披麻戴孝做了孝子,如今也不過將將出孝,在寡母的打點下年前春裡方才考了童生試,卻是鄉試一等得了稟生名額,書讀的極好。

夏彥也曾見過宋承兆數次,對他的觀感甚佳。許是都是讀書人的關係,他看待他便有些像是看待子侄的眼光,評估許久,倒是比家裡的那幾個都要出息的多!

將來,未必不是一個助力!

夏彥心裡盤算著日後,吳氏卻有些奇怪為何選替夏挽秋選這樣一個寡母帶著獨子的人家。比以為人口簡單就真的好,越是這般,那寡母還不越的把嗣子攥緊在手心裡,哪裡會讓兒媳婦攏了去?且那宋家家底也太薄了些,單看那些簡薄的賀禮便知道了,只怕夏挽秋到時候真個兒的嫁過去,還要吃用開銷自己的嫁妝!

對一個女人而言,這簡直就是倒貼養著女婿一家,如何能成?

吳氏並不敢反駁丈夫的決定,只在下聘之後略略抱怨了幾句“宋家未免也太怠慢秋姐兒了,你看看那些聘禮,就沒有幾樣能拿的出手見人的。”

縱然吳氏並不喜歡夏挽秋,可到底是眼皮子底下看著長大的孩子,雖說看著有些犯傻愚笨,可這幾年她並不同自己做對,與夏雪的關係也算不錯,她也緩和了不少,還是偏著她一些。

“宋家這兩年諸事不順,家底是單薄了些,我也曉得委屈了秋姐兒,只是承兆那孩子的的確確是個有出息的好孩子,錯過了未免太可惜。到時候你那些不實用的都抹了去,只明面上過得去就成,其餘的便都折了銀子,與她做私房錢。”

私房錢便是徹底歸她自己所有的財物,便是婆家手裡捏著嫁妝單子也查問不出來的。

“這還得同母親商量一番才行,”吳氏一怔,立時便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宋家能有多大的房子?她們幾樣大擺件過去只怕就佔滿了,還不如換些實惠的,餘下的不如就兌成銀子,好讓夏挽秋心裡有個底。只是這事明面上看起來不好看,倒像是她虧待庶女似得,心裡便有些不大樂意,因此推脫道“到底不大合規矩,咱們家的姑娘便是庶出,也不能太寒酸了。”

“你考慮的極是,是我思慮不周了,不如就問問母親的意思。”這些嫁妝什麼的夏彥也並不是很懂,因此聽她這麼一說,也覺得十分有道理,便應了下來。

吳氏頓時鬆了口氣,日後便是有人說起,她也好有個應對。

嫡母不慈,可不是什麼好名頭,底下可還有孫女兒日後長大了要待嫁呢!

洛子謙果然一口贏下了,既是沒了反悔的餘地,她又何必做那個惡人。何況明面上的光鮮哪裡有實際上的實惠來得好?想來夏挽秋該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必不會有怨懟。

好在姑娘家的嫁妝備起來也是需要許多時間的,夏雪才出嫁,吳氏攢了許多年的,餘下的一些木料子倒是給夏挽秋準備一套傢俱也儘夠了,很不必特意耗費大價錢再去買過。這一塊上頭就能省下不少,日後那宋家,說不得還得看夏挽秋的臉色過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