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京中情勢郡主相邀(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洛王乃是大靖朝唯一的一位異姓王,這王位也是世襲,聽聞其先祖曾跟太祖一道打天下,是過命的交情,後為君臣,太祖也封下王位,可見兩位先人之間的情誼深厚。

洛王府識時務,又一直中立,從不參與皇黨之爭,幾代襲爵下來,竟也是一直屹立不倒。

這位洛王郡主是庶出,先洛王妃去的早,只生了洛王世子,繼王妃膝下並無所處,便將側妃所出的女兒抱養到了膝下,一直十分受寵,可謂是掌上明珠也不為過。

只是不知為何,洛王並不曾將她記在繼王妃名下,也不曾為她請封。以洛王府在北疆的功績,不說一個郡主封號,便是得個有封地的郡主之位,也只怕綽綽有餘。

但洛王府卻半點動靜都沒有,倒是世子的女兒年方五歲,已是縣君了。

是以大家雖是口中叫著小郡主,也不過是私底下眾人恭維時這麼喊罷了,並未落到實處。

夏初明白洛王府的顧慮,無非是怕功高震主,惹得皇帝猜忌,如此還不若低調一些。左右女兒家身份再高也是要嫁出去的,到時多給些陪嫁,倒比空有一個名頭還好些!

夏初也曾聽洛子謙提起過這位異姓王,言談間十分的欣賞。她自家武將出身,對武官本就有更有好感一些,洛王府軍功出身,倒也大將軍府有五六成相似。

心懷故人,本就是人之常情。

而小郡主這個年紀,仍舊待字閨中,這次忽然回京,必然是奔著婚事回來的。

北疆那等苦寒不毛之地,又哪裡尋得到什麼好親事呢?

可是京城男子雖算不上早婚,但與她相配的人家,想必大半的少年俊彥都已經定親了,餘下的一小半,多半自身風評不好,這才找不到合適的親事,洛王府想來是不肯把自家的女兒許給那樣的人家的。

如此一來,與她最合適的,自然是因著守孝而耽擱了婚事的定國將軍府的世子顧騰,年少俊朗,又與她有青梅竹馬的情誼。

溫氏中意夏初之事,京城幾乎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若是洛王郡主對顧騰也有意,那麼這次出現在夏府的喬遷宴席上,也就可以理解了——夏家還沒有這麼大的面子能請來一位王妃和一位郡主參加自家的喬遷宴。

為了看看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洛王小郡主雖然看似有些傲氣,但她地位尊崇,面對的又皆是不如她的,會如此倒也不奇怪。

夏初覺得她對她的態度,並不十分惡劣,也無敵意,只略有幾分打量的意味。

想來也是正常。

夏初初見顧騰時,他也不過是個十歲大的少年,而彼時洛王已經領著家眷出京去駐守北疆,兩人之間說是青梅竹馬,也不過是孩童時候,又能有多深的感情?

只是這事,聽起來到底有些不美。

晚間散了席,夏初回到慈和堂,與洛子謙說起這事“我看那位小郡主似乎並無他意,只是她到底是來做什麼呢?”

“她無意顧騰,不代表洛王府也無意。那兩家雖說不上是世交,但已故的老王爺同顧老將軍卻有袍澤之誼,交情十分深厚,若是洛王府提出聯姻,恐怕顧家也不好拒絕。”洛子謙饒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戲謔道“你突然問起這位小郡主的事情,莫不是擔心自己的婚事了?”

夏初一怔,方才明白,她是以為自己緊張顧騰麼?

那個少年……不討厭罷了,在她眼裡,那還真是個孩子呢!她還真沒考慮過婚事如何,不過是在想那位洛王郡主的來意為何,若真是為了顧騰,退一步又何妨?

不說顧家與夏家還未開始議親,就算已經定親了又怎樣?

“咱們家可惹不起洛王府。”夏初似笑非笑的回了一句,真以為這樣打趣她就會害羞?

“這些不必你去想,我說了多少次了,叫你不要操心這些,如今早已不比從前了,難不成我還能虧了你?”洛子謙對著夏初搖頭嘆息,當年太醫就說過,皇后思慮過多才會英年早逝,如今她卻還是這樣,怎能叫她安心?她的年事已高,已經看顧不了她多少年了,哪怕是一點點,也希望她能過得好一些。

她們二人之間,從來就不曾對立過,彼此的想法雖然不同,難得的是心意卻能相通,可以理解對方的作為,也能夠體諒關懷。

洛子謙是真的希望,夏初能像個真正的孩子一樣,多一些天真,少一些憂慮。

看到她面上的擔憂,夏初心中溫暖,只是她性格已定,改是改不過來了,只好道“我聽你的便是,你又何苦這樣為我操心,倒叫我欠下許多人情。”

“等下輩子,也叫你嚐嚐當祖母的苦楚便是。”洛子謙聞言啞然失笑,要論人情,她上輩子一定是欠了她太多太多,所以今生才註定成為她的祖母,替她勞心勞力。“你且安心,今上不見得樂意見到洛王府與掌著軍權的顧家聯姻。”

夏初點點頭,雖然她並沒有什麼不安心。

洛王本就是軍功出身,如今手裡還握著一支西北軍,在北疆幾乎說一不二,與那土皇帝都差不了多少。若非洛王府一門忠烈,從無異心,又怎能傳承數代而屹立不倒?

可當皇帝的需要考量的,可不只是一個人或者一個家族的忠心就夠了。權勢最動人心,皇帝坐擁天下,卻也是天天心驚膽戰,否則皇宮為何重重森嚴守衛?

若是手底下掌著兵權的兩員大將聯姻,只怕更是寢食難安了。

洛王府與定國將軍府,除非其中一個願意退下來,否則這門聯姻必是不成的。

洛王府在北疆經營了多年,如今形式大好,再是清心寡慾的人,又焉能輕易放手自家一手打下的天下?定國將軍府退過一次,如今既然已經接了旨意重出山門,便也不會輕易退卻。

今上身子漸漸越的不好,前些日子精神起來整頓綱倒像是最後的迴光返照一般,近一個月來又恢復到了先前的狀態,甚至比之前越的厲害了,竟是連三日的大朝都接連停了好幾回了!因著未立太子,當今卻是讓諸位皇子輪流監國代替他上朝,這一番運作下來,更是撲朔迷離,任誰也看不清當今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