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夏軒述職換新房(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你不必這樣話裡帶話,叫你來不過是告訴你,這樁婚事不成,你也莫折騰了。”

吳氏懶得同她多費口舌,把要說的話說了,便擺擺手趕人“我累了,你回吧!”

夏挽秋啞口無言的走出了吳氏的房門,總覺得自己好像又做了蠢事。

總不能她白天才說了那些話,晚上婚事就黃了吧?

沒準兒原本就是不成的,結果她一鬧騰,不僅得罪了嫡母,連親哥哥都嫌棄她口舌多!

真真兒是吃力不討好。

夏挽秋想著這事是不是該告訴夏安崇一聲,就領著丫鬟走到了夏安崇院子裡,可到了門口,她又想起今天才和他吵過架,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不該開這個口。

“妹妹?”夏安崇聽到有動靜,起身走了出來,就看到夏挽秋站在門口猶豫不決“這麼晚了過來,是不是有什麼事兒?”

“五哥,”夏挽秋囁嚅著,有些不好意思的道“今天的事情……是我不好。”

這算是變相的道歉了,雖然她並不認為自己有做錯,重來一次,她還是會這麼做的。

但她也知道,適時的低頭,才是正確的選擇。

“傻丫頭,咱們親兄妹,又何必說這些。”夏安崇的目光柔和下來,笑道“我並未怪你。”

“嗯。”她低低的應了一聲,又不知道該說什麼,張了張嘴,半晌卻道“那我回屋了。”

夏安崇點點頭“去吧,時辰不早了。”

算算時間,在現代也不過七點……這就要回屋準備就寢了,夏挽秋囧囧有神的想,要是她現代的父母知道,恐怕得高興壞了!

她曾經,可是個夜貓子啊!

可她卻並不覺得古代像小說裡寫的那麼無聊。

每天很早就要起來,且不論冬夏,都是那個時辰。冬天的時候,外頭天才剛剛擦亮,丫鬟們就進屋叫起了,除非是病了,否則想睡個懶覺都不成。洗漱完就得去給祖母請安,陪著同姐姐妹妹們說幾句話,就回房吃過早飯,準備上早課。

一上午的時間看似很長,可背幾篇書,練練大字,嗖一下也就過去了,等吃了午飯,又要學各種才藝,她藝術細胞有限,琴棋書畫勉強能有定性的就是個書,書畫不分家,畫畫也能堅持,其他兩樣是半點興趣都沒有的,教了夏初學會五子棋以後,她是連棋盤都碰也不碰了——這古代高智商的姑娘真是恐怖,殺得她連點還手之力都沒有!

餘下的時間,她也就是學學女紅,順便跟吳氏學管家。

管家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絕不是仗著是現代來的,會幾個阿拉伯數字,會背九九乘法表,會點代數微積分就能玩得轉的,還得靠著人言傳身教——這些都是季嬤嬤不可能教給她的。

可今兒她只怕得罪了嫡母,也不知她會不會給她小鞋子穿。

夏挽秋揣著心事一邊往回走,一邊卻想著自己的未來。

她是庶女。

這個頭銜真的相當不美好,但她無法改變這個荒唐的身份。越是在這裡生活,她就越是明白,從前她想的那些依靠自己,為死去的“姨娘”正名的念頭是多麼可笑和不切實際。

甚至都比不上原主識時務。

這個時候,她才真切的意識到,穿越的生活並不是都如經過藝術加工的小說一般瑰麗多姿,這是一件很可怕的是,尤其對什麼都不懂的她來說,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災難。

她開始覺得恐慌。

這對她來說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居然有一天,她會害怕嫡母不待見自己,去琢磨著麼才能討好,才能挽回。

夏挽秋一直想要抓住一些她能夠讓她安心的東西,想要給自己一點信心,

畢竟哪怕是架空朝代,可這裡仍然是古代。

但結果卻總是與她的想法相去甚遠,甚至是背道而馳的。

自從穿越之後,夏挽秋一直在努力的想要改變。

她是絕對不希望跟小說中那樣,看著夏家被‘流放’,最後眾人客死異鄉的。而她也做不到獨善其身,一個姑娘家,沒有了家族與宗族在背後支撐,在這古代恐怕只有寸步難行的……

她原以為是錯覺,漸漸卻感受到現實的嘲諷。

如若她穿成了個村姑還好,從小學著做農活說不得也能適應,可習慣了富貴生活,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嬌慣日子,她不覺得自己還能過得了那種洗手作羹湯,能下地幹體力活的生活。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古人誠不欺我。

夏挽秋長嘆一口氣。

**

吳家和夏家再議親的事情吹了,但也並未引起多大的風浪。

本就只是吳氏同周氏提了那麼一句,既沒有媒人上門提親,又沒有正式下聘,自然算不得什麼,周氏拒絕了也就拒絕了,吳氏並未放在心上,只是心裡有些可惜。

吳明玉到底也是她的侄女兒。

丈夫提起這樁婚事的時候,她心裡泰半的高興,還是因為自己的侄女兒總歸要向著自己一些,這也不是什麼陰暗的心思,作為嫡母,她自然是更願意庶子媳婦能聽自己的話的。

夏彥為自己這個庶子的親事,也有些焦頭爛額的。

夏安崇是小兒子,又是庶子,他的妻子不可能往高門大戶裡去挑,真要說起來,也得比自家的幾位嫂嫂差一些……二房的可以刨除,安氏且不說,小吳氏的門第卻算不得多高。

不過她是吳氏的宗族侄女,倒也很不必太講究這些。

可即便如此,這兒媳婦的人選,卻也不好找。

只得慢慢拖著,這一拖,就拖到了新春。

夏慶的考績不錯,延期又當了一年的知縣,朝廷正式頒下了文書,喜得鄭氏趕忙給家裡報了喜訊。一張文書雖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這卻代表朝廷上認可了他‘官員’的身份,與之前的代為知縣完全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