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為何不能嫁?(第1/3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夏挽秋已經十四了。

論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不乏在她這個年紀出嫁的女孩兒,沒定過親的也有不少。

但也是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了。

關於夏挽秋的親事,吳氏也聽夏彥提起了。

女兒家的親事一般都是由母親代為相看,作為嫡母,她是有這個義務的。

她一怔之下,方才想起來“那……崇哥兒的親事是不是該先議一議。”沒有妹妹都要議親了,哥哥的婚事還沒著落的道理。

夏彥頓時聽住了,他差點忘記自己還有個兒子,過年就滿十七了。

怪只怪,夏安崇平日裡太沒有存在感。

誰家的庶子不是愛往親爹跟前湊的,就怕被嫡母拿捏住了婚事,娶上一房不賢良的妻室。

偏偏他格外的古怪,平日裡不聲不響,晨昏定省也不過跟著湊個趣,鮮少彰顯自己。

“我會留心的。”夏彥心中有些不自在,清了清嗓子,道“你這邊也費點神,他們的事兒不定,底下的弟弟妹妹也不好說親的。”

夏挽秋再往下,除了夏初,就只有一個還是孩童的夏瑜。

這說的自然是二房的夏初。

夏彥突然惦記起夏挽秋的親事,並不是比起庶子更重視庶女,而是他也聽說了顧家有意定下弟弟的女兒這件事,而且對這門婚事十分的滿意。

顧家的門第是高了些,但這也證明他這些年兢兢業業的努力卓有成效,連定國將軍府上那樣的門第,都願意娶他的侄女做世子妃。

仕途總要有些高門大戶的親戚幫襯著,才能走的更順利。

而夏初的婚事待定,得先解決她前面的夏挽秋。

他完全把夏安崇給忘記了。

明明是他的兒子,從前他也是喜愛的,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竟是變成了悶葫蘆一般的人。

夏彥心中愧疚。

他房裡的事情,根本說不清誰對誰錯。

青娘當初為了做他的姨娘,的確是使了手段的,但那也是他自己默許的。如是他不那麼耳根子軟,為了青娘做了那樣事,吳氏後來知道真相也不會記恨青娘許多年。

吳氏也的確做錯了,趁青娘生產時害了她的性命。只是他還來不及火生氣,就被母親提了過去,他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天母親看著自己時,那冷淡的眼神,就好像看著一個陌生人。

“我知道你喜歡青娘,可當初娶吳氏的時候,我也問過你願不願意。”

夏彥低下了頭,娶吳氏過門,他是同意的,還很是歡喜。

因為吳氏過了門,他就可以把青娘納妾了。他們府裡從無通房一說,以前是家境使然,而到了他這裡,是因為母親定的規矩。

‘若有喜歡的女子,可以娶她過門。’

母親曾這麼對他說過。

當時他並未放在心上,因為他雖然喜歡青娘,卻從未考慮過要娶她為妻。青娘只是個奴婢,做妾已經是抬舉了。他日後要為官做宰的人,哪個官家會娶婢女為妻的?

縱然史上有一二先例,卻也只是笑談,鮮少有人會讚揚這般的舉動。

後來想想,彼時母親大概時察覺了他和青娘之間的情誼。

為了青娘,他對吳氏做了許多作為丈夫不該做的事,‘夫妻應坦誠相待’,他卻無法做到。因為他無法將他與青孃的情分坦然的告知與自己同床共枕的女人,並要她大方接受。

他心裡十分清楚明白,吳氏做不到,誰都做不到。

隱瞞和沉默的結果,自然是夫妻離心。

與其說是吳氏害死了青娘,倒不如說,是他自己害死了她。

他憐惜青娘,無法面對青娘所出的一雙兒女,卻也愧對吳氏。

這件事情是一個難解的結,他不知該如何解決,所以母親讓他裝作不知此事的時候,他沉默選擇了逃避。夫妻之間沒了情誼,他無法面對吳氏,吳氏也接受不了他,自女兒之後,竟再無所出,那之後,他待自己的妾氏也不上心,更沒讓她們生過孩子。

更是好些年,遊戲人間,也遊戲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