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書香世家家底薄(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夏初留在老太太房裡的事情就暫時定了下來。

至於呆到什麼時候為止,且還要再說,多半就要看她自個的意思。她要想拖著,也有的是藉口,鄭氏的孕期還有幾個月,而後生產,坐月子等等……都可以是藉口。

而她不論怎麼做都能落個好名聲,不回去,是孝順祖母,體貼母親養育子女辛苦;回去,則是想替母親分擔一二,照顧剛出生的年幼弟妹。

誰也挑不出半個理字來。

這要換個十二三歲的少女來說,人家多半也能猜到她這樣做的結果,說不得還得落個有心計的評價。但偏偏,小夏初今年才八歲,還是虛的,她圓胖可愛,個頭隨了鄭氏不大高,看著像個五六歲的孩童。

誰會覺得這麼小的孩子能想得這麼透徹?

正因如此這,家裡等閒不怎麼露面的老爺子還賞了她一回,給了一塊上好白玉邊角料子雕成的龍魚小掛件,精緻漂亮的緊,正經給小孩子帶著玩的那種。

不要以為夏老爺子小氣。

夏家雖是累世書香,但家世不豐,也就是這些年大伯夏彥出息,才漸漸寬裕了些。

她們這樣的小輩手上,能有幾件拿得出手的好東西的,難能少有——母親和妻子的嫁妝不算。

哪怕是邊角料的玉件,三個姑娘中,只怕她也是頭一份。

只為這一個小小的,二堂姐夏挽秋還眼紅了好一陣,整日的討老爺子的好,卻是白費心機。

老爺子最不喜鑽營,從前也不見夏挽秋對他多孝順,突然殷勤起來,人老成精,不用細想,便能不知道她想什麼。

到頭來,別說玉件,連顆銀裸子她都沒得,反惹了老爺子的厭。

討人喜歡,其實是要講究時機的。

夏初是無意之中得來的驚喜,自然真實質樸。而夏挽秋太刻意,就落了下乘。

雖然心裡明白,但夏初不會傻到說出來。她大大方方的收了,開開心心的戴著。彷彿單純只是極喜歡那小小的掛件,還特意央劉氏扯了紅繩系在了脖間,整日的把玩。

說她喜歡玉,倒也不是虛話。

她上輩子就愛玉之清美,如溫潤君子,樸實無華,又安之若素。

其實上輩子看慣了稀世美玉,羊脂白玉之流她也沒少拿來壓裙,這點子碎玉,質地也不過“尋常”,她還真不怎麼放在眼裡。

只是這輩子家裡環境是這樣,她第二個爹又是個庶出子,還沒出息,好東西也輪不到她。

小掛件的原料雖然只是塊邊角料,可好歹也是玉質。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萬事不可喜形於色。”

夏初早起陪老太太吃過朝食,回二房給鄭氏請安時,聽到鄭氏淳淳教導。

這是教她收斂容色,莫要眼皮子淺。

這麼一個不值錢的玩意兒,就當寶貝似的歡喜,她鄭玉娟的女兒豈能這麼沒出息?

鄭氏出身耕讀世家的滎陽鄭家。

鄭家世代都沒靠近過京城,大晉朝之後更無人出仕,也就算個土財主。不過鄭家在前朝很有幾分名氣,又經營的好,至今也沒有敗落。

家裡雖沒有權勢,卻有的是銀子,鄭氏的嫁妝比幾個妯娌都要豐厚的多……哪怕怕壓著長嫂二嫂的風頭,刻意減少了箱數,但光論嫁妝的質量上乘,甩她們幾條街也是綽綽有餘。

按理說,鄭氏原本還真不至於嫁給夏慶這樣百無一用的書生。

世家大戶,素來都是相互聯姻的。她家雖是老財,但也有書香門第的名望,靠著那些嫁妝,她想嫁個官宦人家絕非難事,何必非要將就這麼一個庶子?

事情真要說起來也極為複雜,那就簡單點。

夏慶是庶出,卻掛著嫡子的名頭。雖然沒什麼出息,不過鄭家獨獨看重他一點,那便是劉氏代子承諾,絕不納妾。

子嗣方面,有他大哥在,劉氏並不在意。

倒是夏老爺子一開始有些不情願。

但夏慶在劉氏的安排下偷偷看過鄭氏一眼,當真是一見傾心。

夏老爺子見妻子堅持,兒子又喜歡,便也沒有了阻撓的理由。

鄭氏便不算高攀也不算低嫁的嫁給了夏慶。

她在孃家是獨女,金樽玉貴的長大,否則也不會單為了一條不納妾就嫁給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