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包子爹中舉(第1/2頁)

作品:《貴女穿書守則

建良十八年,初春。

京城東臨翰林苑附近有一處三進的宅邸,佔地雖不大,卻處處精細,佈局尤為舒適明朗。

剛剛過午不久,本來清淨的街巷卻陡然熱鬧起來,隱約能夠聽見外頭鑼鼓喧騰的動靜。

“老太爺,老夫人,二老爺大喜啦!”

一聲凝著歡欣的高呼聲穿堂而過,叫魂一般。

內院正堂裡,原本有些昏昏欲睡的夏初頓時被驚的一顫,本就坐得不穩當,這一下差點沒把她嚇得跌坐在地上。好在她反應快,身旁又有有眼色的丫鬟悄悄扶了一把,這才沒當眾出醜。

夏初坐定,此刻倒也沒了睡意,揉了揉眼,兩頰嫣紅,分明就是才睡醒的模樣。

坐著也能瞌睡,你丫到底是有多困?

夏雪眼皮子一跳,手微微抖了抖,吸滿了墨汁的狼毫筆尖墜下一滴墨,不過須臾便在上好的宣紙上暈開,將已寫了一大半的《金剛經》塗上了一團濃黑,難看至極。

白費了她這一筆秀麗的簪花小楷。

正戰戰兢兢揹著經文的夏挽秋下意識頓住,心底卻暗暗鬆了口氣,抬眼看向上座的祖母。

雖然身具學霸屬性,一目十行是基礎功能,但生在詩書傳家的耕讀世家她傷不起啊!說這話其實有點虧心,十分對不起往日對她多有照拂的祖母,可佛經她還沒來得及研究呢!

劉氏的眸光輕輕從三個孫女身上掠過,門外的報喜聲響亮,但她面容依舊無悲無喜,仿若什麼都沒聽見似得。

“雪兒,你心不靜,才易受外物影響。”劉氏語重心長,先說了大孫女,凌厲的目光投向另一個“挽秋,今兒這一篇經書怎麼背的磕磕巴巴的?”

劉氏的聲音清清淡淡,卻彷彿蘊含著莫大的威能,震得兩個小姑娘俱是束手束腳。一身湖藍色緞面綢裙的夏雪素來乖覺,忙乖乖低頭認錯“孫女知錯了。”

“孫女……”另一個被指責的物件,夏挽秋額頭都冒出了冷汗來。

該怎麼解釋才好?明明她通讀了全文,字字句句都記得清楚,可背起來總是不夠流暢,毫無韻味可言。

到底是心裡不敬神佛的緣故。

這年頭,給老祖母敬敬孝心背個經書也不容易。

絞盡腦汁想借口,忽然想起早上文玉說自己夜裡踢被子,夏挽秋頓時眼前一亮,忙忙的解釋道“祖母,我……昨兒夜裡沒睡好,有些著涼了,腦袋昏沉沉的,這才……”

“原是這般,瞧著你這身子是弱了不少,許是上回落水的寒症沒好透。”劉氏額,示意她不用說了,眉目盡顯慈愛,體貼的道“既是病著,你這便回去歇著吧!祖母這裡有你大姐和三妹呢!讓丫頭去尋個大夫看看,這春寒料峭的,鬧了風症可不是好玩的。”

又扭頭看身邊的嬤嬤“回頭找些藥材給二小姐送去,。”

“都是孫女不好,累的祖母掛心了。”心中有一絲愧疚一閃而過,編瞎話騙人總是不太好。不過她也是沒辦法,夏挽秋在心裡嘆了口氣,面上感激道“謝祖母賜藥。”

“去吧!”劉氏擺手令她退下。

不知怎的,夏挽秋心裡有幾分忐忑,又有些慌,七上八下的挺難受。唇瓣微微開合,猶猶豫豫像是想開口說點什麼,到底也沒說出來。幾次三番的偷窺劉氏的面色,遲疑著不肯挪動。直到劉氏眼底漸漸染上不悅,分明像在說“你為什麼還不走”,這才咬著唇一言不的走了。

看著少女疾走而去的清瘦背影,劉氏眼底閃過一絲失望。

劉氏是何等樣的人,怎麼能看不出夏挽秋到底是真病還是假病?

分明來時還是臉色紅潤中氣十足的模樣,突然就病了,誰信呢?

還說夜裡沒睡好著了涼——那守夜的丫鬟是擺著看的麼?

沒戳穿她,不過是懶得同個孩子計較罷了。

那又何必?左右不過是個解悶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