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如果是現代, 楊海燕肯定不喜歡在工作上和親戚有牽連。但是在古代講究的是家族,這是無法避免的。而且,在皇糧工廠反正要招人的情況下, 而拒絕秦大丫夫妻的話, 這也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她根本不用思考, 而是直接道:“大妹夫妻都是勤勞的人,正愁著將來工人多了, 您一個人忙不過來, 讓大妹夫妻幫著您一起管理挺好的。這樣好了, 女工讓大妹管理, 男工讓大妹夫管理。”

秦母一聽,頓時滿意的不得了。她原來也沒想著讓他們管理的,就是讓他們一起幹活, 但是兒媳婦這麼給面子,她哪有不高興的?“還是你安排的好。”

楊海燕笑了笑:“阿母, 那如果二嬸三嬸他們也想把二丫三丫的妹夫招進廠裡呢?您覺得該怎麼安排?”

“這……”秦母一時拿不定主意了。大丫夫妻進來了,二丫物件和三丫物件總不能不管吧?可是內心裡, 秦母又有想法。大丫是阿放的嫡親妹妹,這二丫三丫能和她比嗎?可她雖然是這樣想的,卻不能說的, 不然老爺子老太太肯定不高興了,但是兒媳婦說的問題也是實實在在會存在的。秦母既然拿不定主意,就問楊海燕, “燕燕啊, 你覺得要怎麼做?”

楊海燕在開始的時候也沒有想過怎麼做,她只是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提了出來不過這會兒倒是想到了:“我覺得, 二丫和三丫的物件肯定也是不能拒絕的。反正都是要招工人的,如果招別人,那的確還不如招他們。不過也是有前提的,得看他們的人品。如果人品確實沒問題,是好的,可以先讓他們從工人開始。如果做的好了,再提拔為管事,您覺得怎樣?”

秦母道:“我覺得可以。”對對對,如果二丫和三丫的物件是好的,那招別人的確不如招他們,畢竟他們也是自己人。

楊海燕見她同意,便接著道:“不過,如果大妹夫妻剛進去就當管事,而二丫和三丫的物件得從工人坐起,二嬸和三嬸可能也會有想法。我想著家和萬事興,不如統一一些。大妹夫妻也從工人坐起,這樣二嬸和三嬸那邊以後也沒有話了。

大大妹也別覺得委屈,工人有工人的技術,管事有管事的本來,有時候跟著工人也能學到不少東西。而且,還能聽聽工人對工廠的看法,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再者,瞭解了工人,才能更好的管理工廠。阿母覺得呢?”

雖然現在秦家發達了,但是秦母到沒有高人一等的想法,再者,她原本就是讓女兒女婿來當工人的,聽到兒媳婦說能讓他們當管事,她自然是高興的。但是現在,考慮到二房三房,她也能理解。當然,她理解的不是考慮到二房三房,還有以後。因為不僅大丫夫妻,就好比現在就要面對二丫物件、三丫物件的問題了,以後還有四丫、守成一家、守業一家子、牛蛋一家子等等的問題。也就是說,現在問題如果沒有處理好,以後都這樣效仿了,那對長子影響最大了。所以秦母倒是贊同楊海燕的處理方法的。

秦母點點頭:“行,就按照你說的這麼辦。”

楊海燕對秦母這個婆婆是真的沒話說,的確是很好。婆婆好,她也不能不給婆婆面子。所以轉而對大丫道:“大妹,你也別擔心,只要在做工人期間別出錯就行,認真仔細,到時候大嫂不會虧待你的。”

大丫:“謝謝大嫂。”

不過現在還有個問題讓楊海燕好奇:“大妹,你們夫妻都來這裡,那孩子呢?而且你婆家那邊知道嗎?”

秦大丫:“我們來的時候原本沒有這個打算的,是今兒我們夫妻突然有這個想法的,所以婆家那邊還不知道。”其實,他們夫妻今兒也沒有這個想法,是秦母不捨得他們離開,所以問了他們,然後他們夫妻想了想,覺得留下來掙錢也可以的,而且跟著大哥總比在田地裡泡著好。只是,秦大丫不想透露這是秦母提的想法,她不想大嫂和阿母之間有隔閡,所以攔在自己身上了。

秦母聽了,心裡很是有觸感,閨女這樣說的想法她何曾不明白。可是她到底是當婆婆的,而且她年紀也大了,不怕兒媳婦對她有意見的,她怕的是將來自己去了之後,兒媳婦因為這些事情對女兒有意見,畢竟女兒將來還是要孃家撐腰的,如果大嫂不給撐腰,還能指望孃家大哥?所以秦母也馬上道:“燕燕,怪我,是我不捨得大丫,想讓他們一家子留下來的。”

楊海燕也不管她們母女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她誠心道:“大妹一家子能來才好呢,我前頭也說了,阿母您想念大妹,相公自然也是想念大妹的,而今我們一家子團聚了,這才好。”

聽到她這樣說,也當真見她沒有生氣,秦母和秦大丫也放心了。秦大丫道:“回頭等包子的滿月酒過了,我們兩口子就回老家一湯,把孩子接來。大哥大嫂能顧著我們、念著我們,我婆婆肯定高興。”

秦母想了想:“回頭我跟你一起回去一湯。”

這下楊海燕也好奇了:“阿母這是?”

秦母解釋:“之前不是同你們說過嗎?等我領了俸祿,用這些錢給孩子們再補些嫁妝,四丫這邊還早,大丫這邊我補兩畝田地,而且你們奶奶也會給每個孫子孫女補貼兩畝田地,所以我想著,銀子藏著也不能生銀子,乾脆這次回去先把田地買了,加起來有四畝田地,是大丫名下的。

但是,大丫兩口子來這裡,田地他們自然是不能種了,那到時候給她婆家種,這樣一來,她婆婆只會更加高興的。而且,地契是大丫的,也不怕他們將來不還。”

不得不說,在考慮這些俗事上,還有秦母仔細。不管是秦三舅和蝌蚪兒來將軍府,還是大丫田地的時候,可能秦母以前接觸的這種俗事多,所以處理這種事情比較拿手。

秦母說到這個,又說了一件事:“年前你們大舅也來過了,說了我阿爹阿母生病的事情,故而我也要回去一趟看看他們。”畢竟是自己親生的爹孃,她也擔心呢。

說秦三舅,楊海燕又八卦了一回:“那三舅和蝌蚪兒回去嗎?”

哦,秦三舅現在被拘在皇糧工廠了,這一年下來,秦三舅被秦母訓的屁都不敢放了。自己老老實實的掙錢,至於月例,秦母給拿著,每個月給他零花錢,餘下的都存起來,等以後再給秦三舅,不然他藏不住。

說到這個糟心弟弟,秦母現在提起來沒有像以前那樣煩心了,她道:“不去,去了肯定不回來,別看他現在老實了,那是沒有辦法,一到那裡,有我阿爹阿母撐腰,他就膽子大了,還不如讓他在這裡,我管著他,也管著蝌蚪兒。就是蝌蚪兒現在也變了很多,不過還得壓一壓。”

楊海燕朝著秦母豎起大拇指:“阿母厲害。”

秦母被兒媳婦誇的一笑,也很是驕傲。

秦大丫看著秦母和楊海燕的相處,有些意外。像她和自己阿母相處,一直都是敬著的,哪裡敢像大嫂這樣的語氣說話。

說到秦三舅的事情,秦母又道:“我此番回去,可能會把你們三舅母帶來。”

聽到這個,倒是秦大丫一愣:“阿母……”她開口,欲言又止,想說這個三舅母還是別帶來了,太能折騰。可到底秦母這樣說了,她又不好說出口。

秦母知道女兒想說什麼:“你放心,我心裡有數的,我能管著她。”到了她的地盤,還能由著三弟妹,做夢呢。

其實秦母的想法嘛,楊海燕也是知道些的。秦家好了,秦二叔、秦三叔都跟著受益了,但是她孃家卻沒有,秦放是她的兒子,幫了二房和三房,為什麼不能提一把她孃家呢?那也是秦放的外家。不過,她也不會為難兒子,所以她想拉秦三舅一把,免得以後他活活了自己的爹孃。

對楊海燕來說,不管哪個秦家來,都是皇糧工廠的員工,只要不影響到工廠,對她來說,誰來都一樣。但如果敢做對工廠不利的事情,她照樣不會給情面。

摩婆媳聊了一會兒,秦母和秦大丫就走了。她們一走,蓮嬤嬤就來了:“夫人可是累了?可要歇息一會兒?”

楊海燕道:“那一個月可是歇息夠了,這會兒好著呢,你去看看李大夫在不在,如果在的話請他過來一趟。”關於秦守成的事情,自從去年說了之後,秦守成被秦放抓去了軍營,他就再也沒有提起過。楊海燕以為這件事就在這樣過去了,可是怎麼都沒有想到婆婆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憑心而論,婆婆會看上李姑娘不奇怪,畢竟李姑娘不管相貌、家世還是人品,都是不差的。現在婆婆提起了,所以她決定跟李大夫談一談,看看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