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1/2頁)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楊海燕帶著秦家人去了整頓好的院子。她把將軍府劃分的很仔細, 東邊為主人的院子,西邊為客人的院子。

將軍府因為曾經是王府的關係,所以院子很多, 但是秦家人初來這裡, 給他們一戶安頓一個院子肯定是不習慣的。所以楊海燕打算把三丫安頓在秦思芽的院子裡, 兩姐妹在家的時候關係都不錯,安排在一起三丫也不會寂寞, 秦思芽還能帶她玩, 她覺得這樣的安排很好。不過因為秦思芽現在不在, 楊海燕也只是在心裡由此打算, 即便秦思芽還是一個十歲的小姑娘,在沒有經過她同意之前,她也不能把秦三丫帶進她的院子裡。

接著她把秦守業都安頓在秦守成的院子裡, 兄弟間還可以聊天。這個她倒是先安排了,依著秦守成的性格, 知道秦守業來了,他肯定高興。

然後是秦三叔兩口子和秦二叔父子一個院子, 一個院子裡有東廂房和西廂房。接著把秦爺爺、秦奶奶和秦父、秦母安頓在一個院子,他們的院子是將軍府比較大的院子之一,也是主人家住的。

秦思芽和秦守成的院子本來就有婆子, 所以安頓的另外兩個院子也配了婆子,供他們差遣。她也沒有給秦家人配下人,因為勞作了一輩子的他們肯定不習慣配下人, 當然, 隨著日子越來越好,他們是可以配下人的,但是要慢慢來, 先讓他們適應起來。

楊海燕安頓好他們後又道:“爺爺、奶奶、阿爹、阿母,這婆子叫梅花嬸,供你們差遣,她平時負責院子裡的打掃,是做粗使活的,你們有什麼事兒都可以問她。”

秦爺爺點點頭。

秦奶奶道:“燕燕,你真是考慮的仔細,這府裡這麼大,如果沒個人帶我們,還真會迷路。”

楊海燕笑著道:“奶奶您剛來才會迷路,您以後可是這裡的老太太,老祖宗了,走的次數多了,就不會迷路了。”這話的意思是,打算讓秦奶奶跟他們長期住著。

便是秦奶奶沒打算跟他們長期住,聽到孫媳婦這樣安排,心裡也高興。年紀大了,自然是希望兒孫滿堂的,尤其是這最有出息的還是她的長孫。而長孫媳的態度關係著下面的弟弟妹妹們,不過,她知道楊海燕聰明,也不擔心她會虧待弟弟妹妹們。

秦奶奶被哄的笑了,她抓著楊海燕的手輕輕拍著:“阿放娶了你真是他的福氣啊。”

楊海燕笑著回握住秦奶奶的手,俏皮道:“那也是秦家的福氣好,才讓相公娶到我呢。”

秦奶奶又被這話逗笑了。

楊海燕又道:“奶奶,您們趕路累了,不如你們先梳洗一下,洗個澡,然後喝點粥墊墊肚子?因著我不知道你們今天來,所以這會兒廚房的飯菜還沒準備好,故而只能喝粥了。”

他們一路上風塵僕僕的,這會兒又是下午了,估計還沒吃飯。

秦奶奶馬上道:“好好好,聽燕燕你安排的。”

楊海燕對蓮嬤嬤道:“嬤嬤,叫人上熱水,先給老太太和老爺子梳洗一下,然後叫廚房快點上粥,免得餓著老太太和老爺子。”

蓮嬤嬤:“老奴這就去。”

楊海燕點點頭,又對秦奶奶道:“奶奶,那你們先休息一下,我先去阿爹阿母那邊看看。”

秦奶奶:“哎,你去吧。”

待楊海燕出去之後,秦奶奶對秦爺爺道:“好在阿放的媳婦是朝廷賜的,不是我們在村子裡給他找的,不然阿放現在是大將軍了,他媳婦如果沒點本事,還撐不住場面,也當不起家。”

秦爺爺點點頭:“阿放媳婦是個好的。”

秦奶奶也點點頭。

老兩口子說著體己的話,楊海燕去了秦父秦母那邊。

秦母在小院子裡打量呢,便是一個小院子,也比他們農村的房子好多了,看到楊海燕過來,秦母親切的過去:“這麼大的地方,你打理起來很累吧?比著去年的時候,你可瘦了不少。”

面對秦母的親切,楊海燕也挽著她的手往裡面走:“不累,都是下人打理的,現在我和相公都有俸祿,咱們的俸祿加起來不少,所以適合家裡身份的場面都要撐起來。”楊海燕這話有兩層的意思,一層是家裡買下人是身份需要,畢竟現在秦放是將軍了。二層是她也有俸祿,並不是伸手向丈夫要錢的女人。

秦母也不知是不是聽懂了,她道:“這話有道理,咱們輸人不輸陣,以阿放的身份,場面是一定要撐著。”想了一會兒,她又道,“你們俸祿夠用嗎?我這不是皇上封了我的誥命,縣裡的師爺說,我每個月也有四兩多銀子的俸祿,你們如果不夠用,我將我的俸祿給你們。”

楊海燕趕忙道:“阿母的俸祿您自己存著當零花吧,我每個月有上百兩銀子的俸祿呢,咱們家不愁銀子。”

秦母驚呆了,她以為四兩銀子一個月的俸祿已經夠多了,沒有想到兒媳婦有上百兩銀子的俸祿。“這……你咋那麼多啊?這朝廷願意花這麼多銀子給你當俸祿?這……這縣太爺也沒那麼多吧?”根據師爺說的,她這樣的誥命,俸祿是朝廷七品官的一半,所以縣太爺的俸祿應該是每個月八兩多的銀子,怎麼兒媳婦有這樣多?

秦母倒不是看不起女子,而是這個時代的女性思想如此,一般來說,總是男主外女主內,所以她們都會下意思的認為男人是比女人能幹的。那麼在俸祿上,自然是男人比女人多了。可是現在,楊海燕一個姑娘的俸祿比縣太爺還要高,還高那麼多,這如何不叫秦母吃驚?

楊海燕扶著秦母坐到一邊的凳子上,然後慢慢的同她解釋:“我是三品鄉君,有爵位的,和七品縣太爺不同。就是照著大家的話說,當官的五品是個分水嶺,五品上和五品往下,都一個圈子。”實際上,她每個月的俸祿是二百八十五兩銀子,但是她只跟秦母保守的說了上百兩。

秦母疑惑了:“可阿放不是五品嗎?你怎麼是三品了?”不是說妻子的誥命是隨著丈夫來的嗎?那兒媳婦是三品的話,不是比阿放的官要大了?

楊海燕道:“這也是託相公的福氣,咱們剛到這裡的時候,銀子不多,軍營有千名士兵要養,而且這費用可能還要相公自己補貼出……”畢竟等朝廷的錢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所以我就想了一個解決士兵糧食的辦法,然後又立了一個對朝廷有用的功勞,皇上就封了我一個三品的誥命。”

秦母震撼極了:“燕燕,你真是太厲害了。”這個時候,秦母不由的想起了那尼姑的話,尼姑說,這個兒媳婦是個有福氣的,現在看來,果然是如此。她甚至覺得,兒子有今天,說不定就是沾了兒媳婦的福氣。

楊海燕道:“這哪裡是我厲害,我能立功,還是跟相公的功勞有關呢。阿母您不知道,相公可厲害了,他發現了兩種礦石,對朝廷、對整個啟國都有用,而我呢,只是發現了礦石的一些用處。所以說啊,如果不是相公發現了礦石,我也就不會立這個功了,要我說,還是相公最厲害。”楊海燕知道,在婆婆面前,永遠要學會誇自己的老公,不管婆婆當著兒媳婦的面怎麼說兒子的不好,但是兒媳婦都不能吱聲符合。有一句話叫,我的兒子再差,也只有我能說。

秦母並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她也從來都承認兒媳婦的優秀,內心裡,她也覺得是兒子高攀了兒媳婦,所以她是真心誇兒媳婦的。但是,聽到兒媳婦這樣誇自己的兒子,她自然也是高興的。

只是,秦母卻不懂一點,如果沒有秦放,楊海燕還是婢女,如果沒有秦放,她就算沒有被楊府的事情牽連,說不得也只能是個普通的老百姓,然後找一個地方棲身。或許會嫁個好男人,可是誰也不知道結果。但是有了秦放,她的人生才會這樣順利。在永州,永和侯的兵是沒有人敢動的。世子是個通情達理的人,他知道侯府的榮譽已經頂天了,所以給下面士兵機會,而秦放就是抓住了這樣的機會。

如果秦放沒有帶著楊海燕來任州,秦放還是會發現硫磺礦和硝石礦,但是楊海燕不會想到軍營土地,也不會這麼快又這麼恰到好處的想到了硝石製冰。

楊海燕一直都知道,自己是個幸運的人,因為她遇見了秦放。

秦母被楊海燕誇的心花怒放的,聽到兒子的好話,比聽到自己的好話還要甜。不過,她還是努力的端著臉道:“燕燕,男人是不能慣著的,得管著。”

楊海燕也忍不住笑了:“可是我年紀沒有相公大呢,不過阿母您來了,以後相公如果犯錯了,我就偷偷告訴您,您來管著他,這樣他也不知道是我偷偷向阿母您告密了。”

秦母點了一下她的額頭:“你個機靈鬼。”說起來,不管是兒子和女兒,都不會這樣親切的挽著她的手聊天,沒有想到兒媳婦還能和她這樣親近,秦母也是真的高興。

兩人閒聊著,就聊到了二房身上,楊海燕問:“阿母,二嬸和二丫怎麼沒來?”

說到這個,秦母就把秦家的事情說了一遍,也說到了關於斷親書的事情:“……所以你二嬸的意思就是這樣,她覺得牛蛋在老家沒什麼出息,就讓牛蛋跟著過來了。燕燕啊,坦白說,與其你二叔一家過著過來,倒不如牛蛋跟著過來好。牛蛋在老家,也不知道會變成怎麼樣,哪怕你二叔寫了斷親書,可畢竟也是秦家人,牛蛋如果沒教好,將來發生點事情,指不定還會連累阿放。現在牛蛋跟著過來了,我們好好的教著,即便不會成為阿放的助力,也至少不會給阿放惹麻煩,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