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1/2頁)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這都六月中旬了, 範嬸還沒有回來,如果範嬸老家比較遠的話,楊海燕也許還不會派人去, 但是範嬸的老家就在隔壁縣城, 到底是範嬸跟他們生活了兩年, 而且範嬸工作期間表現很好,所以楊海燕對她還是關心的, 就派了孟平去鄰縣檢視情況。

去檢視情況的孟平沒有那麼快回來, 京城來的池總管已經走了, 魏霆帶著工部的人住到了獸山道觀裡。獸山道觀原本已經很破舊了, 但是道觀不小,而且裡面的設計也都是仔細琢磨出來的,當年梁王建造道觀的時候, 也是費了心思的,畢竟這也是他要住的地方。

獸山道觀已經修繕好了, 所以魏霆帶著工部的人搬去了那裡,因為他們要去研究火藥了。

整座獸山被秦放封了, 東郊軍營的千名士兵全都搬去了那裡,不僅千名士兵,還有縣衙的衙役。畢竟東郊軍營比較大, 光是幾百個士兵包圍不過來。

同時,秦放幾乎天天都在獸山道觀。皇上的私信中授命他監視工部的人,免得他們把火藥的訊息洩露出去。

所以, 每天在獸山道觀的秦放雖然不忙, 但是也要每天巡邏。

倒是鐵鏈人搬離了獸山道觀,搬去了將軍府。將軍府如此的大,隨便整空一個院子出來, 安頓鐵鏈人,都是方便的。

因為池總管走了,魏霆也搬去了獸山道觀,家裡的孩子嘛,秦守成每天去學院,秦思芽和孟秋每天去學女紅,即便是要繡東西,也會在師傅的教坊裡,所以楊海燕一時之間還很是空。她也就每天繡繡東西,提高一下自己的繡工,然後給秦放做做裡衣裡褲,尤其是貼身的褲子,秦放最不經穿。古時布沒有現代的布結實,所以最容易破。

不過這兩天她倒是有事情做了,番薯和土豆已經大量的採購來了,她叫了蓮嬤嬤一起,兩人在自己的院子裡開始琢磨土豆粉和番薯粉的事情。楊海燕沒有做過土豆粉和番薯粉,但是這些常識還是有的。

不管是土豆粉還是番薯粉,都是把土豆和番薯切塊,然後用石磨把土豆和番薯磨碎,從裡面流出來的澱粉就是土豆份和番薯粉。但是,這個淡粉還需要和水攪拌一下,然後等澱粉沉澱。

今天一早,蓮嬤嬤就去觀察她們偷偷做的土豆粉和番薯粉了,當她看到一桶土豆粉和一桶番薯粉真的沉澱下去之後,蓮嬤嬤趕忙去找楊海燕:“鄉君,鄉君……成功了……”

楊海燕正在吃早飯,聽到蓮嬤嬤的話,頓時放下碗筷,也頗有幾分興趣:“快去看看。”

主僕倆去了放土豆粉和番薯粉的屋子,只見土豆澱粉和番薯澱粉已經沉下去了,上面是水。楊海燕道:“蓮嬤嬤,咱們把水倒了,然後把這個拿到外面去曬著,等它半乾了之後再倒出來,等它全部幹了,再搗碎,那就是粉了,就是不知道味道怎麼樣。”她當然知道味道很好了,可是能說嘛?

蓮嬤嬤聽了,直誇道:“鄉君您真是聰明。鄉君,您是怎麼想出來土豆和番薯可以做成粉的?”

楊海燕道:“我倒也不是自己突然想到的,只是想著,大麥和玉米都可以磨成粉,那土豆和番薯吃起來也有粉的感覺,應該也可以磨成粉吧。等我們磨成粉之後,我看到粘乎乎的,於是我想起了硝石製冰中,硝石可以反覆利用。皇上來信,獎勵了我們兩百斤的硝石,還告訴了將軍,硝石可以反覆利用。只要把水煮幹,溶於水的硝石就會被煮出來。所以我想,這粉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後是不是粉和水可以分開?於是我就想到了這樣試試。”

這功勞不能說自己想的,恰好皇上感激於秦放的功勞,也知道封秦母和秦奶奶誥命對秦放的功勞來說,並不平等,所以皇上讓池總管送來的信中,寫了硝石可以反覆利用的事情。

那麼,她把土豆粉和番薯粉的製作啟發歸功到皇上那邊,也說得過去了。

不過透過此事,楊海燕再一次體會到了古人的聰明。火藥,硝石反覆利用,前後不過短短几天,古人就馬上想到了,難怪古人三歲作詩什麼的,放在現代,簡直不可能。

蓮嬤嬤不知道硝石可以反複製冰的事情,這會兒聽楊海燕一說,而且還是皇上說的,頓時覺得主家不得了,想必將軍很得皇上的看中,不然皇上也不會將此事告知。

皇上只把這件事告訴了秦放,他的確沒有告訴別人的打算,如今啟國的國庫有些欠缺,皇上打算做生意也就是賣冰,所以這件事是不會向別人公開的。再者,如果公開硝石可以製冰,世家和百姓都會尋找硝石,硝石對朝廷很重要,皇上並不想世家和百姓去尋找硝石。

不過,皇上如果賣冰的話,價格自然也是便宜的,會定在尋常百姓家都買得起的價格。反正硝石可以反覆利用,再低的價格對皇上來說也是賺錢的。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起來,銀子是必不可少的。皇上還沒過三十,自然也是雄心壯志的。

皇上能告訴秦放,一則硝石礦是秦放發現的,二則硝石製冰是楊海燕發現的,他也擔心秦家用硝石製冰,然後浪費硝石,所以告知硝石反覆用的法子才是最好的。

又是過了兩天,土豆粉和番薯粉半乾了,楊海燕讓蓮嬤嬤和餘嬸把木桶裡的土豆粉和番薯粉倒出來,曬在外面。六月的天氣非常的炎熱,這土豆粉和番薯粉沒曬兩天,就全乾了。前前後後約莫七天左右,土豆粉和番薯粉就做成了。

看到白色的土豆粉和番薯粉,蓮嬤嬤和餘嬸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動的。畢竟這是蓮嬤嬤親手做的,而餘嬸為了防止別人進來,可是一直在院子門口守著的。

蓮嬤嬤:“鄉君,這還真是粉。”隨著楊海燕冊封聖旨的到來,蓮嬤嬤帶著大家改口,從叫楊海燕太太到鄉君了。不過在不知情的人眼中,並不會想到鄉君是她的爵位,而會以為是名字。

楊海燕笑道:“可不就是粉嗎?你把這些粉弄碎,我們今天做粉條吃。”

蓮嬤嬤道:“那去叫昆張氏做?”

楊海燕道:“不必,我們在院子裡的小廚房做,我告知你要的東西,我來做。”

蓮嬤嬤趕忙道:“不不不,讓老奴做吧,鄉君身份尊貴,哪裡能叫鄉君下廚的道理。”

說到身份尊貴,楊海燕也不覺得,不過正三品鄉君有個現實一點的好處,她如今的俸祿每個月有兩百八十五兩銀子呢,這可是啟國一個正三品官員的俸祿,而她因為是自己的爵位,不是隨著丈夫的誥命,所以也不用拿官員一半的俸祿,這才會真的香。

楊海燕道:“我也就偶爾做一次,主要是土豆粉和番薯粉剛好,我想等將軍下班回來親手做給他吃,可是我也沒有做過這個,這不,要先學一會兒。”

說到這個,蓮嬤嬤是真高興,因為主家夫妻的關係好。現在鄉君要為將軍做這個,她自然也不會反對了:“那老奴去準備需要的東西。”

楊海燕:“做好了,嬤嬤和餘嬸都幫我嚐嚐味兒,如果不好吃,你們得實話告訴我啊。”

蓮嬤嬤打趣:“鄉君是我見過最聰慧的人,肯定能做好的。”

楊海燕:“你就使勁的拍我馬屁。”

蓮嬤嬤笑著出去準備東西了。

楊海燕做了一個炒土豆粉、又做了一個番薯涼粉條。她在現實中不是第一次做,所以到了廚房還挺穩的。做好之後,她自己、蓮嬤嬤和餘嬸,三人都盛了一小碗,因為是兩種粉都有,每種一小碗,所以加起來兩小碗,分量還是夠的。

蓮嬤嬤先吃了炒土豆粉,剛才鄉君在做的時候,她就覺得香,這會兒入口了,這味道真是香。而且土豆粉條的味道和麵條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的。她吃了一口炒土豆粉,又吃了一口番薯涼粉條,忍不住道:“鄉君,您的手藝真的是太好了。”

就連一貫只會做事,不怎麼說話的餘嬸,也忍不住道:“鄉君做的好吃。”

楊海燕對自己的廚藝還是有些信心的,畢竟她一個人生活了十多年,如果沒有基本的廚藝,怎麼照顧自己?只是跟好的廚師還是沒法比的,但被蓮嬤嬤和餘嬸誇的還是高興。

楊海燕道:“也就是料放的多,所以味道才不錯。等晚上將軍回來,我再給她做,讓大廚房晚上不用準備我們的飯菜了。”

蓮嬤嬤:“我待會兒就去說。”

因為將軍府院子多,外院內院都分的清楚,所以秦思芽和秦守成也沒再陪著他們吃了。秦守成已經十三歲了,總是到嫂子的院子來吃飯也不太好。秦思芽也十歲了,楊海燕給她配了一個看院子的婆子,一個伺候她的小丫頭,所以平日裡她的飯菜小丫頭會去大廚房拿。

故而晚飯是楊海燕和秦放兩個人吃,秦放按照以往的時間回來,進了院子,看見餘嬸在守門,他便問:“燕燕今天都做了什麼?”他倒不是追根問底,而是想要了解自己的媳婦,關心自己的媳婦。

以往餘嬸的回答是散步、繡花等等,不過今天餘嬸有點神秘:“鄉君今天做了什麼不能告訴將軍,將軍待會兒就知道了。”就是做土豆粉和番薯粉的事情,楊海燕也是瞞著秦放的,想給他一個驚喜。

這下勾起秦放的好奇心了,要知道餘嬸是個一板一眼的人,平時都說不到十句話,而且說的話都是除非必要的話,像現在這樣的話,實在讓人意外。秦放心想,燕燕今天到底做了什麼,竟然讓餘嬸這樣說。

秦放既然好奇,便也不問餘嬸了,自己進去找楊海燕了,結果在院子裡沒找到她。楊海燕的院子沒有其他的下人,就只有蓮嬤嬤和餘嬸,衛生餘嬸負責,其他的蓮嬤嬤負責,事情其實不多,所以她也沒有買下人。而且,她也不喜歡自己的私密空間有太多的人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