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1/2頁)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秦三舅母是秦三舅自己找的媳婦, 秦三舅可以說是晚來子,秦外公和外婆對他也非常的疼愛,都說皇上愛長子, 百姓疼幼兒, 這句話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少在秦外公家,秦外公外婆看似一碗水端平, 但是私下對秦三舅不免多疼愛些。

也因此, 由著秦三舅自己找媳婦。親三舅找的這個秦三舅媽長的好看, 但是做事情不勤快, 為人有幾分自私。她的自私和秦二嬸的自私不同,秦二嬸就是嘴巴上會把自私的想法說出來,但是不會勉強, 如果旁人不同意,她就算了。

而秦三舅媽就會付諸於行動。

秦三舅媽笑嘻嘻的道:“大姐, 你瞧著,我們家蝌蚪兒今年十歲了, 和四丫相配的很,不如就把他們的親事定下來吧。這女兒嫁回孃家,舅母當婆婆, 太婆婆又是外婆,你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蝌蚪兒是秦母的侄子,也是秦三舅的兒子, 平日裡家裡嬌寵的厲害。因為是疼愛的幼兒生的孫子, 所以秦放外婆就愛屋及烏,以至於這男孩的性格十分驕縱。

理論上來說,自己家發達了, 補貼一下孃家,照拂一下孃家,秦母也沒覺得不可以。但是,像秦三舅家這樣的,秦母可不會同意。何況,他們家四丫在長媳的養育下,現在不但認識了很多字,也懂了道理,甚至聽長媳說女紅也是不錯的。去年過年那會兒,四丫還隨著長媳捎回來的東西一起,捎了信、錢和禮物回來。雖然錢很少,只有一百文,還有一個做好的挎包,但這可是閨女第一次給她送東西,秦母是喜歡也感動的不得了。

這挎包秦母還非常熟悉,長媳跟著長子回來的時候,背的就是這種挎包,給婦人去鎮上、去縣城裡背,很是方便。不過長媳的挎包更精緻寫,她一個老太婆了,顏色自然是暗一些的。

這樣好又懂事的閨女,嫁給那樣沒出息的侄子?這弟媳是做夢呢。雖然這樣說自己嫡親的侄子很不厚道,但老話說得好,三歲看老並不是沒有道理的。瞧著她家侄子的樣子,就不像個有出息的。

為此,秦母還不只一次的給她阿母提起過,可是秦外婆當面應的好,轉身又繼續寵著。如此,秦母便不多說了。

秦母果斷的拒絕:“這件事不成,思芽還年輕,暫時不談她的親事。”

秦三舅母哪裡不懂秦母的意思,分明是自家發達了,就看不起孃家了。她假裝不懂的道:“這表兄妹從小到大的情分,而且現在定了親事,便是晚點成親也不打緊的。蝌蚪兒還說了,他就喜歡四丫,這輩子非要娶四丫不可呢。”

秦母客氣的笑了笑:“這親事講究個兩廂情願,蝌蚪兒喜歡也只是他單方面的。再說了,蝌蚪兒才幾歲?小小年紀懂什麼叫喜歡?”

秦三舅母不讓秦母推辭,緊逼道:“這有什麼?讓蝌蚪兒和四丫多相處相處,便是四丫現在不喜歡,感情還不能處出來?”

秦母:“他們兩地相隔的遠,怎麼處?”

話到重點了,秦三舅母等的就是這句:“讓蝌蚪兒跟著去雲襄縣就是了,這將軍府我們都沒有見識過,讓蝌蚪兒去見識見識,說不定以後能像他大表哥一樣有出息呢。大姐總希望侄子有出息,孃家人有出息吧?還是大姐發達了,放哥兒有出息了,大姐就看不起咱們老百姓的孃家和侄子了?”

秦母哪裡不知道她等的是這個關卡?她一笑:“三弟妹,嘴巴在你身上,你要怎麼說就怎麼說,四丫的親事暫時不談,她上面還有兩個姐姐三個哥哥,不急。如果蝌蚪兒要在我們秦家住幾天,我是歡迎的,但是要去雲襄縣,那也是不可能的。我們去雲襄縣尚且還是住阿放家,哪還有帶著我孃家親戚過去,讓阿放夫妻這表哥表姐養表弟的?”

秦三舅母知道這個大姑子一貫是聰明的,她也不是沒有法子:“這事兒也是阿爹阿母的意思。”她就不信說起公婆,大姑子還能不答應。

但凡有點腦子的女人,成親之後都是向著小家多一點的,秦二嬸如此,秦母自然如此。秦三舅母用她親爹親孃來壓她,可她上面也有公公婆婆:“那得問問我公公婆婆的意思了,畢竟二老是跟著我們大房的,現在我們大房的主還是公公婆婆做的。”

秦三舅母:“你……大姐,你這是要阿母親自來跟你說嗎?”說起來,以前她也沒看上秦四丫這個丫頭,長得瘦巴巴的,一點都不打眼。便是去年秦放夫妻回老家了,她雖然看秦放夫妻表面體面,但是不知道秦放已經升職了,故而也沒動過兒子和秦四丫定親的念頭,知道現在,得知秦放是大將軍了,她就動了這個念頭。

秦母不為所動。

秦三舅母見她如此,氣氛的去找了秦外婆。秦三舅母是一點都不怕秦母的,雖然秦家發達了,他們要恭維著秦母,可秦母也是做人女兒的,平時對秦外婆也是很孝順,所以秦三舅母才不怕,大不了有事情讓秦外婆擔著。而且,不趁著秦外婆還在世的時候,從秦母身上拿點好處,等以後秦外婆去了,誰知道還有沒有好處?

在這一點上,秦三舅母就不如秦二嬸聰明瞭,秦二嬸可不會這樣想,秦二嬸的想法時,就算牛蛋不是秦放嫡親的兄弟,可也是堂弟,就算秦放對牛蛋比不上秦守業和秦守成,但是也不會放著牛蛋不管,有好事情肯定會照拂牛蛋的,所以她才不會得罪秦母呢。

秦母看著秦三舅母氣呼呼的走了,她也沒當回事兒,她又不是傻子,公公為了長子的前途都逼著二房和三房提前寫了斷親書,她當人親孃的,沒得會給長子貼麻煩。依著她這三弟三弟妹的性格,如果結了秦家,肯定給長子添麻煩。

再說句難聽的,如果以後守成和守業娶的媳婦不安生,她也會效仿公公,叫守成和守業成家後也寫下斷親書。反正,幾個兒子沒犯事,在她心中都是一樣的,以後她百年歸去,每個月誥命領的俸祿,她會補貼給二子和三子,長子那邊估計也不會稀罕這些銀子。但如果二子和三子犯事了,她也不能叫他們連累長子。

秦母心中自有一番計較,然後就去找了秦奶奶和秦爺爺。秦奶奶和秦爺爺在商量秦家接下來的事情,他們的行李這些天已經整理好了,家裡的田地因為開春的莊稼已經種下了,所以等收成的時候讓老二夫妻找人收了。

至於老二家的十畝上等地,這幾天已經買了三畝了,還差幾畝叫村長幫忙留意著,銀子到時候會一併交給村長,為什麼銀子不給老二?秦奶奶是怕秦二嬸拿出用掉。長孫安排給二房買地的銀子,就只能用來買地,如果用了其他地方,別人是看不見的,如果用來買地,別人看得見,只會說長孫孝順。

秦奶奶和秦爺爺很清楚,對於長孫這樣當官的來說,別人的看法是很重要的。哪怕長孫對二房和三房是真心補貼,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但既然補貼了,也付出了,那麼做給別人看也無妨。

一個人的付出,如果沒有人看見,那還有什麼意義?

兩位老人是活成了精,既不會虧待二房和三房,也不想長孫吃虧。秦放也是知道自家爺爺奶奶的脾性,所以這件事才叫爺爺做主,別看秦放平時不管來家的事情,看上去並不愛說話的人,但是樁樁件件的事情,他心裡門兒清的。就像他知道,在邊關的時候,楊海燕對他,並不是因為喜歡。

但是,那有什麼關係呢?他們有一輩子的時間,而她不討厭他,也願意和他相處,會關心他、體貼他,甚至還喜歡他的身體,這就足夠了。

秦奶奶琢磨著道:“老頭子,這咱們以後每個月有四兩多銀子的俸祿,你覺得要咱辦啊?”

秦爺爺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這是他沉思時的動作,而當手指不敲了,說明他已經想明白了。“你這邊還有多少體己私房?”

秦奶奶白了他一眼:“我這哪裡還有錢?分家的時候,去年三月份分家的時候,公中的錢都分了,我們老兩口留下了一兩銀子。後來我們跟著老大過,我就沒花錢了,老大媳婦每個月給我五十文私房。

我同你說過的,我是不想要,但是老大媳婦說了,阿放兩口子每年給他們足夠的孝順錢,也說了要孝順我們老兩口的,所以我就收下了,想著以後孩子要的時候,咱們也可以拿出來。現在我手頭的銀子加起來,還有二兩左右的銀子。可這些銀子往小了說大有用處,往大了說,能幹什麼?”

秦爺爺道:“那這樣,我們手頭的銀子,你以後的俸祿,就不分給三房了,就給孩子們分。現在大丫和阿放已經成親了,阿放吃點虧,我們就不補貼了,給大丫補貼一畝上等地,兩畝中等地。”加起來二十二兩銀子。“下次輪到守業和二丫成親了,也這樣補貼。反正他們成親還早,咱們的銀子可以慢慢存。”

秦奶奶笑了笑:“還是老頭子你想的周到。哎,老三要是有兒子就好了。”他們家和和美美的,可就是老三沒有兒子,老三心裡苦。

秦爺爺朝門口看了看:“你可別在老三面前說這個,老三好不容易想開了,而且三丫招婿,生的孩子也是老三的孫子孫女,阿放以後也會給老三養老。別人家有兒子,還不見得會給親生的爹孃養老呢,如此一來,還不如侄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