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1/2頁)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如果說剛才杜科的心情不錯, 那麼現在杜科的心情很糟糕。他看著那一箱箱白花花的銀子,還有一些金燦燦的黃金,還有一些珠寶首飾等等, 他的整張臉都黑了。“這些都是盜匪窩裡的?”這麼多的銀子, 還不包括盜匪們吃掉的用掉的, 那麼在加起來的話,得有多少?

杜科想起了永和侯那個老傢伙, 難怪剿匪那麼積極, 難怪剿匪搜出來的銀子直接用作軍餉了, 原來這引起還不少啊。想著這些銀子能作為軍餉, 永和侯這老傢伙的心情肯定美好。但是,他的心情不美好,因為這些銀子是從老百姓身上搶劫來的。

秦放道:“這些是從盜匪窩裡搜出來的, 不過末將已經拿走了四成,三成作為發展雲襄縣軍營的軍餉, 一成是皇上獎勵給末將的。”秦放這話,說的臉不紅氣不燥的。

杜科看了他一眼, 如果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秦放的心思,那他就不配坐在兵部侍郎這個位置上,不配做皇上的心腹了。秦放在寫信的時候沒有直接說盜匪窩裡有多少銀子, 感情打的就是這個主意。如果說了,那麼多銀子能到手嗎?

秦放也有些心虛,畢竟他也是第一次做這種事情, 也是偷偷祈禱運氣的。如果這事情沒成, 皇上沒有事先答應,而是先讓欽差來檢視了銀子,那麼他拿不到三成不說, 自己的一成也沒了。

杜科也沒有想法,雖然秦放打了個心眼,但比起永和侯把全部的贓款都拿下,秦放這做派顯然好多了。不過,永州軍營出來的,怎麼比盜匪更像匪徒?

秦放又道:“末將只拿了銀子的四成,這些珠寶沒有動過。還有,這些只是盜匪窩裡面搜出來的,還不包括縣太爺的庫房,縣太爺的庫房末將去看了,卻沒有動,末將也不敢動,您移步去看看。”

杜科一聽,心裡有底了:“走,去看看。”

縣太爺的庫房在縣太爺的臥室裡,門口把手計程車兵特別多。杜科一看到這士兵的架勢,就知道里面的情況肯定嚴重。

士兵看到秦放,趕忙行禮:“將軍。”

秦放點點頭,上前推開門:“大人請。”

杜科和他帶來的人走進屋內,秦放跟上,然後關上門。接著秦放走到牆壁上的畫像前,取下那畫像,這個機關做的非常巧妙,如果不注意,就是取下了畫像,也不會注意到這裡有個機關,因為這個機關的按鈕是用來掛畫像的。所以按照正常的思維,誰會想到這是個機關?一般人就以為是掛畫像的木釘子。

秦放把這個木釘子往裡面按了一下,然後一道牆壁挪開了。

杜科等人走了進去,看到三面木櫃子,而木櫃子上擺放不是白銀就是黃金。這數額,可是盜匪那五萬銀子的好幾倍。

杜科的臉色非常的難看。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杜科今年算是真正的見識到了這句話的意思。

當然,十萬兩銀子在杜科眼中並不算特別多,他杜家的家產也不止這些。可是,要看這筆錢的來歷啊。盜匪窩搜出五萬兩,那可是從老百姓的身上搶來的。對一年的花費也就二兩銀子的老百姓而言,這五萬兩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被搶劫的老百姓上萬個了,意味著就算沒有上萬的老百姓,那麼他們也是被搶劫了很多年了。

再看縣太爺的這庫房,就算不用仔細數,杜科也知道,把黃金折算成白銀,這裡的錢財加起來得有幾十萬兩。

這的是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

不,可能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得來的,這縣太爺應該用的是非常手段。

杜科看向秦放:“可知道這些銀子的來歷?”他的聲音陰冷的像掉了冰渣子。

秦放覺得,那縣太爺要倒黴了。“是從盜匪身上所得,還有是從馮家醫館所得。馮家醫館用廉價的藥薄利多銷,這些年下來,利潤非常的可觀。而且,盜匪之所以只剩下五萬兩的銀子,是因為人多,開銷大。可縣太爺家人少,開銷少,自然就有錢了。”

杜科挑眉:“薄利多銷?”這話形容的有些意思。

秦放道:“就是用微薄的利潤吸引客人,用多次銷售來增加利潤。”這還是他媳婦對他形容的。“而且,馮家醫館的藥因為有問題,所以藥效非常的慢,藥慢了,老百姓去買的次數就多了,然後馮家醫館的利潤就多了。可是,老百姓並不知道其中門道。他們以為這是和別家醫館一樣的藥,但價錢馮家醫館便宜,所以按照買的次數來算,和別家醫館的藥做對比,老百姓還以為自己賺錢了。”

可悲的是,他們並不知道,其實虧大了。

杜科厲聲道:“利用老百姓的命來掙這些骯髒的錢,這種人當殺。”

他的殺氣太濃,秦放等人都不敢吱聲。

環水縣的事情對杜科來說,還是相當順利的。秦放在盜匪窩制服盜匪的時候,盜匪已經招供了。在盜匪的招供中有關於縣太爺的事情,所以縣太爺無從抵賴。對縣太爺這種人來說,有福未必能同享,但是有災難肯定要拉個墊背的。所以他知道自己逃身無望時,就直接把馮大夫和馮家醫館拖下水。

說起來,縣太爺還是有些腦子,至少他和盜匪的事情,馮大夫並不知道。他寧可讓盜匪找李大夫幫忙,也不找馮家醫館。免得馮大夫利用這件事要挾他。

而現在,盜匪頭子、縣太爺、馮大夫,全都關在一起。三大罪惡滔天的人,每天看著彼此。

但是杜科見了縣太爺之後,問秦放一個問題:“秦放,你知道為什麼縣太爺有這麼多銀子,卻還是這麼瘦嗎?”

秦放沒有想到杜科會這麼幽默,他坦誠:“末將不知道。”

杜科笑了笑:“你覺得,他可能是自己餓肚子餓瘦的嗎?”

這秦放就無法理解了。說實話,之前他沒有關注過這個問題,他也想不到那麼威嚴的杜大人會關注這種事情。不過:“不會吧?如果是餓肚子餓瘦的,他拿這麼多贓款做什麼?”

杜科點點頭:“所以,我告訴你他為什麼瘦的。你可能不知道,有些女子為了維持身材苗條,每天會扣自己的喉痛,或者吃一些催吐的東西,然後這種催吐的東西吃的多了,就會對吃的沒有了興趣,於是,吃不下東西之後,就這樣瘦的不成樣了。

我看這縣太爺,也有些這種門道在。他有那麼多的贓款,每天吃大魚大肉的話,身體肯定會胖,一旦胖了,就維持不了清知縣的形象了。俗話說,看這個縣太爺貪不貪,就看他的身體胖不胖。所以,他應該是這麼做的。”

秦放難得拍馬屁了一句:“大人英明。”

秦放在環水縣待了二十來天,這二十來天裡,杜科處理好環水縣的事情已經走了,秦放因為那些生病的人還沒痊癒,所以不得不繼續待在這。知道他們痊癒了,他才帶著他們離開環水縣,繼續趕路。

不過,他們才趕路,楊海燕等人卻到了雲襄縣。

見識過環水縣的人,此刻看到雲襄縣,有種久久無法回不過神來的感覺。主要是環水縣太落魄了,落魄到站在縣城外,看著縣城倒塌的城牆,都能讓人懷疑走錯了地方。

環水縣的縣太爺不管貪汙還是掙贓款,至少表面上把環水縣發展的不錯,沒有人議論盜匪,縣城還有個馮大夫是大善人,縣城雖然不繁華,但是也算始終。不拿環水縣比,就把邊關縣城,那也是發展的不錯的。

可是,這雲襄縣是怎麼回事?城牆都倒塌了,難道就沒有人管嗎?縣太爺是幹什麼的?難道說,因為雲襄縣不在邊關,城牆也不需要用來防衛敵人,所以就由著它這樣倒塌。

呂校尉來到楊海燕身邊:“太太,這是雲襄縣吧?”

楊海燕也不知道,雖然她之前在地質雜誌上看過,雲襄縣是一個比較偏僻、比較貧窮的地方,但是眼前的一切也限制了她的想象。因為再偏僻、再貧窮,也不知道連縣城的城牆都這樣啊?

且不說朝廷管不管,便是傳到朝廷,這雲襄縣的縣令還要不要腦袋了?

楊海燕下了馬車:“我也不知道,你且去問問城門口的衙役。”這一路過來,他們一邊看地圖,一邊問人,應該是不會錯的。

呂校尉:“是。”

事實上,城門口的衙役看著大隊人員過來,足有兩千五六百人,他們也害怕,就怕來者不善。不過他們還是大著膽子過來了:“請問……請問是秦放秦將軍到了嗎?”縣太爺說過,朝廷的將軍會帶著人來這裡安置,因為有三千多人,應該算是好認的。

呂校尉剛走了幾步,就見衙役過來,再聽見對方這樣問,他便拱拳道:“我是秦將軍麾下校尉呂志德,秦將軍在環水縣因為朝廷的事情耽擱了些,再加上我們有幾百個人生病了,也要留在環水縣治療,故而將軍讓我等先帶著這兩千多人前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