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3頁)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關於分家這件事, 秦放並沒有想過,畢竟這件事不是他能管的,他爺爺和他阿爹都在, 如果他有分家的想法, 那就是不孝了。不過他阿爹和阿孃如果要分家, 他也是贊成的, 畢竟樹大分枝。而且,這麼多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他媳婦也是不習慣的。他喜歡愛乾淨,吃的仔細些, 這種餐桌上搶菜的事情,她定然是不喜歡的。

而且,秦家吃的節省,像中午這般,一年到頭也就一次, 可按照以前的吃法, 他媳婦肯定也受不了,再說了, 他媳婦有私房,憑什麼要跟著大家吃粗茶淡飯?可如果一起吃, 豈不是大家都要吃她媳婦的私房了?

想到這裡, 秦放便道:“如果爺爺奶奶同意, 那是最好不過了。”

秦母一聽, 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和秦放聊了大概,秦母就回家了。

楊海燕這會兒在廚房裡幫忙,偶爾說幾句菜的吃法。秦奶奶聽著, 雖然沒有多說,但是也知道這孫媳婦是個講究的人,這大概就是大戶人家養出來的習慣吧。

到晚飯的時候,秦家人就回來了。

晚飯吃餅子、湯和土豆。湯是肉絲蘿蔔湯,肉還是楊海燕和秦放買來的那些,只不過剩了一些到晚飯。

秦奶奶倒是想給楊海燕額外熬粥,不過楊海燕沒讓。

餐桌上,大家一口餅子一口湯,吃的很有味道。餅子數量有限,不夠吃的拿土豆墊肚子。

秦放雖然在楊海燕穿書之後,也被楊海燕照顧的很好,尤其是在吃的上面,但是對於老家的這些吃食,他也是不在意的,畢竟他糙慣了,可看著他媳婦跟著大家喝湯吃餅子,覺得有些委屈她,她明明可以過的更好。

這麼一想,他覺得分家是對的,分家之後他媳婦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只是,分家的話,爺爺奶奶和他們長房是一起的,似乎也不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如果天天有肉,他節省的奶奶和阿母,說不定也有想法了。

那……讓他媳婦再分出去住?這不可能,指不定別人要怎麼說她了。

吃好飯,楊海燕幫忙收拾,被秦母攔下了,讓她去休息。楊海燕也沒有繼續,便去燒水了。

秦家沒有另外的洗澡房,誰要洗澡了,都是在自己的屋子裡洗的,這洗澡是非常不方便的,不過也只能入鄉隨俗。

等水燒好了,楊海燕讓秦放拎著兌好的熱水,和新的大浴盆拿進房間裡,她去房間裡洗澡了。

她洗澡慢,擦了香皂起泡之後,淘水像淋浴一樣沖洗的時候,水還會濺到外面,所以她還洗的小心翼翼。洗好後,用浴巾把自己擦乾,然後浴巾有放回平臺上。“相公……”

秦放在門口等著:“在。”

楊海燕:“我洗好了,你來倒一下水。”

秦放:“好,你開門。”

楊海燕穿著細棉長褲,細棉裡面開了門。

秦放走進來就聞到了一陣香味,他動了動鼻子:“你還要出去嗎?”

楊海燕:“不去了,我已經洗漱好了。”洗澡之後就洗漱了,洗漱下來的水也在大浴盆裡。

秦放:“那你先休息,我去洗個澡再來。”

楊海燕:“哎……你去哪裡洗澡啊?”

秦放:“廚房後門有個小草屋,用來洗澡的。”

楊海燕沒見過,無法想象:“那你快去吧。”

秦放洗澡很快,不過半刻鐘就回來了。楊海燕已經躺在床上了,喜被的棉花是新的,下午又曬過太陽,所以很暖和。秦放進來進了被窩,揉住躺在床上眯著眼睛的楊海燕,知道她沒有睡著,秦放道:“媳婦,我們來商量一件事情。”秦放並不是現代那種霸道總裁風的男人,如果他女人是農村裡那種沒有見過市面的,或許有些事情他會自己拿主意。但楊海燕不同,所以遇到事情,他是喜歡和她商量的。

楊海燕靠在她的懷裡:“什麼事情啊?”

秦放道:“敢於奶奶和阿母請平安符時發生的事情,她們都給你說了吧?”

楊海燕道:“說了啊,怎麼了?”

秦放穩:“那你是怎麼想的?奶奶和阿母說,那師父說你今年會有大劫,所以她們的意思是,你的大劫可能在邊關,畢竟邊關不安,蠻子有時候會混進縣城裡鬧事,所以她們希望你今年留在老家,等過了今年,你的大劫過去之後,再去邊關。”

楊海燕:“……”她都不知道秦奶奶和秦母會有這個想法。

秦放又道:“阿母說,你留下的理由也不會對外說開,就說她身體不好,需要一個福澤深厚的人陪伴一年,身體才會好,而這個人就是你。”

楊海燕聽了,心中十分感動,畢竟秦奶奶和秦母所想所做,都是為她好。但是,她不願意留在這裡,這裡吃不方便、住不放心,生活起居也不方便。一家子人在一起,平時還得小心翼翼的,還要防著男女有別。她想要泡澡都不行,不想洗衣服都不行。想起這個,她腦袋都疼了。但是,秦奶奶和秦母一片好意,她就算不想留下來,也要有個好的理由。

楊海燕睜開眼,手攀上秦放的胸膛,雖然隔著裡衣,但是男人結實的腹肌讓她的手感太好了。她抬起頭,用楚楚可憐的眼神看著他:“相公,你相信這種嗎?”

秦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楊海燕一邊用撫摸著秦放的胸膛,一邊輕聲細語:“那你聽聽我的說法,你再分析分析,我說的對不對。”

秦放壓緊牙根,你說:“你說。”求別摸了,他都要著火了。

楊海燕當不知道他的反應,她不緊不慢的分析著:“第一,因為師父算出來我今年有大劫,所以奶奶和阿母覺得我的大劫在邊關,我自然知道她們是疼愛我,可萬一我的大劫恰恰是在村子裡呢?她們留我在家,我偏偏出了事情?那怎麼辦?到時候奶奶和阿母不得自責死?況且,那看了八字的師父可說,我的大劫在邊關?”

原劇情裡的描寫是這樣的,大將軍韓臻解甲歸田,帶著夫人楊氏回了百里村定居,村長在村門口迎接的他,途中,他看見了秦放,於是問道:“這好像是秦放吧,他現在如何?”

村長說:“秦放他媳婦在早年去世了,好像是大晚上的從岸上腳滑滾到了田地裡,頭撞倒了石頭去的。之後秦放便終身未娶,孤老到現在。”

秦放之前被秦母一說,腦子裡就一片混亂,現在聽楊海燕細細一說,仔細想想,這話也是有道理的。

楊海燕也不用他回答,又道:“第二,如果師父真能算的那麼準,那古往今來,尤其是那些高官厚祿,身份尊貴的貴人,他們認識的高僧定然不少,可何以還會出事?就拿我之前的主家楊家來說,堂堂太傅門第,之前參與奪嫡的時候,難道不會請高僧算一算成功的可能性?知道沒有可能性,他們還會奪嫡送命嗎?所以,他們壓根兒都不相信這些。相公,你說呢?”

秦放聽著她媳婦分析,覺得的確有道理:“嗯,有些道理。”

楊海燕笑了笑,繼續道:“第三,如果算命真那麼準,那說句大不敬的話,先皇何不請算命的來算算自己的命運,還會發生奪嫡的事情嗎?可以事先防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