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1/4頁)

作品:《穿成古文女主對照組

七歲的小女孩有些委屈的坐著, 她吸了吸鼻子,身邊環繞著小圓子奶茶的香味,讓她的嘴巴里不由自主的分泌出口水。她嚥了咽口水, 然後低下頭。她想隱藏起自己通紅的雙眼, 因為她知道, 奶奶是不會把這些東西給她吃的。

楊海燕說不出是什麼感覺,心裡對小女孩的同情倒是有幾分,這種同情就像看到論壇上女性被家暴的帖子一樣,也僅僅是短暫的同情。她不會因為同情就去幫助小女孩,她沒有這個責任、也沒有這個義務。再退一步,她幫得了這會兒, 免費給小女孩一杯奶茶, 難道還能幫一月、一年?然後再免費給小女孩吃的?那是不可能的。

再說了, 像張母這種人,如果她這會兒幫了小女孩,說不定之後就會變本加厲的對付小女孩, 讓小女孩每天來她這裡混吃的呢。

何況,人家有血緣關係的親人都不在意了, 她一個外人在意什麼?只是, 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客人陸陸續續的不斷,楊海燕收斂了心思去招待客人,等客人漸漸少的時候, 張家幾口子已經走了。

轉眼間,到了11月初,楊海燕算了一下上個月的利潤,加上楊大花批發去賣的,扣掉本錢, 竟然有賺了16兩,其實,是最後三天的活動和楊大花比較給力。她不知道楊大花批發去縣城賣賺了多少,但是楊大花這個月在她這裡批發了10次,她加起來都賺了五兩銀子了。

10月點心鋪子賺了16兩是毛利潤,扣掉洪嬸他們三人的月例600文,再扣掉他們這個月的花費,還有12兩左右的結餘,也就是說,他們家這個月在吃的上,都花了3兩左右了。要知道秦放是百夫長的時候,月例才1兩。所以說,賺的多了,就花的多了,這話還真是對的。

“海燕……海燕……”門口傳來呂嫂子的聲音。

“來了。”楊海燕走出書房,“嫂子,什麼事情啊?”

呂嫂子:“快,白菜和蘿蔔送到了,就在家屬房外,咱們去領吧。”

楊海燕一聽:“來了。”他們家的地窖已經挖好了,剛好可以放了。

家屬房外,可所謂人山人海。

家屬房一共有500戶百夫長,50戶千夫長。千夫長之上的萬夫長,也就是遊擊將軍則是住在縣城的將軍府。雖然500戶百夫長未必每戶都有家屬隨軍,但是半數以上總有的,故而今天在家屬房門口買白菜和蘿蔔的人家是非常多的。

呂嫂子叫了楊海燕,又和楊海燕一起去叫了楊大花,今日送白菜和蘿蔔是提前約好的,所以不管是呂嫂子還是楊海燕,還是楊大花,大家都是騰出時間的。

就連張母,也讓大孫女在家裡照顧弟弟,自己急急忙忙的來買白菜蘿蔔了。

楊大花:“這人可真多,這些種菜的老農生意可真好。”

呂嫂子:“可不是,這裡很多老百姓都是種白菜蘿蔔過日子的,冬日裡買一批,可算得上一般人家一年的收入了。”像她們這些軍屬,看似比老百姓氣派,但也只是稱呼上好聽,將士們在這裡沒有地,這院子還不如有些老百姓在鄉下的院子大,所以本地人的日子是當真比她們這些人舒服。

“呂家娘子,這裡。”家屬房門口排著一車又一車的白菜蘿蔔,可不是一戶老農家的。有戶老農家的婆娘看到了呂嫂子,大聲招呼。人多,聲音小還真的聽不見。

呂嫂子:“來了。”她隨軍好幾年了,在這戶老農家買了好幾年的白菜蘿蔔,平日裡雞蛋也是在他們家買的,所以熟悉。

呂嫂子帶著楊海燕和楊大花過去,有幾個相熟的百夫長太太跟著呂嫂子打招呼:“你可來了,我們都買好了,先走了。”

呂嫂子:“不急不急,反正東西夠的。”

老農媳婦:“可不是,幾位太太放心吧,白菜蘿蔔都夠的,我們前頭拉來了三車,後頭還有會跟上,今天一天保準給你們拉完。”四十多歲的婦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臉上帶著疲憊,可是疲憊中又很精神。這幾天收白菜蘿蔔,都是地裡拔來的,能不累嗎?可是能賺很多銀子,又能不精神嗎?

呂嫂子:“還是相信大姐的,你們家的白菜蘿蔔甜滋滋的,清水洗了蘿蔔,都能生吃了。”

老農媳婦:“呂家娘子過獎了,我們村子都是種白菜蘿蔔過日子的,每戶人家都是仔細著管著的,這白菜蘿蔔上,可是連只蟲子都沒有。”

楊海燕一聽這話,就覺得這嬸子是聰明人,她不僅誇自家的白菜蘿蔔種的好,也誇別人家的,不會得罪人。不過需要白菜蘿蔔的人多,她家和別家也不存在競爭關係,所以沒有必要貶低別人家。

不僅這位嬸子這樣,旁邊幾戶賣白菜蘿蔔的也都是這樣的說法,許是村子裡的村長管的好。

三車的白菜蘿蔔,約莫2000來斤,兩文錢一斤,這三車都能賺上四兩銀子了,雖然是一家子的勞動成果,但是有了銀子生活就有了看頭,而且邊關地方的物價一點都不低,因為遊商多,好賺錢。就像珍寶閣的玉鐲子,放在其他的縣城,未必能賣上兩千兩白銀的價格,但是在這裡就能,貿易帶動的物價,就是這個道理。(遊商:非啟國商人。)

很快輪到了楊海燕,她一共要了480斤,付了960文。這麼多東西楊海燕是拿不走的,不過人家老農的兒子、兒媳們會拉著板車送。

480斤的白菜蘿蔔送到院子裡,楊海燕就去叫了洪叔和範嬸,讓他們搬到地窖裡。地窖裡的還放著臘肉、糟骨頭、醬蘿蔔、泡菜。再加上白菜蘿蔔,滿滿的擠堆,倒是有些過年的味兒了。

搬好東西,楊海燕問洪叔:“洪叔,鬧市的院子裡能養雞嗎?”

洪叔:“怕是不行,鎮上不好養雞,吃方面是其次,到時候雞叫會吵著左鄰右舍,會被人說。”鄉下是家家戶戶都養,所以大家也不會說什麼,但是鎮上人自認為比鄉下人高貴,他們看不起鄉下人,所以不會養這些。其實更重要的是鎮上的院子幾乎都是相鄰的,沒有農村的院子大,因為家家戶戶靠的近,所以雞叫起來的確會吵到別人家。

楊海燕原本想著,過冬的兩個月吃不到新鮮的肉,總吃臘肉醃肉也不行,如果能養雞的話那就好了。但是聽洪叔這樣說也有道理,人是群居動物,總不能因為自己而吵到別人。所以她就不動這個心思了,實在不行就在平臺買,別人問起,就說是鄉下老農地方買的。

11月19清早,當值結束的秦放回來了。

距離10月底去給秦放送了幾籮筐的點心之後,楊海燕有大半個月沒看到他了。這會兒看到他,突然發現自己挺想念的:“你臉和唇都幹了。”

秦放:“這邊到了冬天,天氣特別幹,沒事。”

楊海燕給他準備了熱水:“你先洗臉,我去拿點東西。對了,用香皂洗。”

秦放:“知道了。”

等秦放洗好臉,看見楊海燕拿著一個木盒子和一碗水出來了,她放下水,開啟木盒子的蓋子,裡面傳出一陣陣的香味。秦放知道,這是她抹在臉上的東西,晚上睡覺的時候,他都能聞到她身上的這股香味。

楊海燕:“過來,這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