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第1/4頁)

作品:《重啟巨星之路

(還沒修改完畢,請讀者大大們在半小時之後重新整理一下。)

感動,是真的感動。

在看過趙誠大熱天還穿著長長的『迷』彩服,冬天被風吹得凍起滿臉冰渣子後,再聽到老人的話,實在讓大家感觸很深。

這些都是真實生過,甚至是現在都還存在著的事。

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久了,有時會把一切看得理所當然。

甚至會忘記有群可愛的無名勇士,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付出著。

而這個節目,把他們重新帶進了大家的視線中。

趙誠在拍攝時,是真的跟著整個節目組來到了邊疆地區。

華央在節目立項之前,就已經跟有關部門做好了協商。

所以,他們來到這裡拍攝都是經過同意的。

只要節目組不影響戰士們的正常工作,別進去不允許拍攝的範圍,基本沒什麼問題。

另外,除了趙誠自己和少許演員外,軍人們在節目中也有集體出鏡的一幕。

觀眾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很多都是真實場景。

趙誠扮演的原型老人,今年其實也才5o來歲。

可模樣看上去比平常的5o歲老人要憔悴不少,像6o多歲。

雖然他站直了以後,依然有著挺拔的軍人之姿,但多年的辛苦全寫在臉上。

老人家裡在8o年代,就已經有了電視和小霸王遊戲機。

不說富裕之家,起碼都是條件不差。

假如老人當時選擇的不是當兵,他估計會過著滋潤的生活,保養得當,然後像李治海那樣,到了5多歲。

觀眾們心中都充滿了感慨,化身為節目的自來水,四處宣傳。

“真是出乎意料的好看,好期待下一集啊,完全沒想到我有一天會催更一部記錄片。”

“《我和祖國的那些事》這名字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沒看過的人都猜測它是個無聊的節目,看過的人才明白它有多麼貼切。”

“我之前還以為趙誠是節目組邀請過來講‘愛國心得’的嘉賓,可現在看來,他是身兼力行啊。”

華央是觀眾緣不錯的頻道大哥。

但它除了《新聞聯播》和幾個老牌的節目外,整體收視率其實不算高。

旗下有些小眾頻道,更是把為愛電詮釋得淋漓盡致。

《那些事》這節目則是小眾裡面的小眾,哪怕別人在摁臺無意中看到了,也會下意識地略過。

儘管製作再精良,在前世也沒能濺起一粒水花。

因為大家對華央的印象已經固定了,都認為他們做出來的節目,都是嚴肅的教育或科普。

所以有很多優秀的節目,由於大家的先入為主就這樣被埋沒了。

其實,《我和祖國的那些事》在前世也很棒。

哪怕從前沒有趙誠的加入,節目的質量依然扛扛的。

畢竟立項的資金,有9o都投入在節目的塑造當中,演員也嚴格按照演技的標準來進行選取。

例如這期,為了追求真實感,監製讓全組人都搭乘飛機來到了邊疆地區。

除了趙誠開頭的在家玩耍的場景,其餘鏡頭都在這裡完成拍攝。

一整個節目組的住宿、伙食以及交通費用,那是非常龐大的。

最後,只剩不夠1o的資金,用來支付全體演員的片酬。

這樣的良心節目,怎麼能不好看?

可引用觀眾的話來說,那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龔導演一心一意放在節目的製作上,其餘宣傳什麼的一概不管。

因為在他眼裡,華央本身就是個金字大招牌,識貨的人自然會過來看,沒必要像其他衛視臺那樣暄眾取嘩地進行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