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登高(第1/2頁)

作品:《喚醒:悟人世正類春蠶

“同志們個屁!”就聽小週二媽小聲嘀咕道:“針沒紮在自己身上,永遠不會知道有多痛!”

雖然小週二媽說的這話小聲,但大家也都聽到了,除了小周婆婆,耳朵背。

聽到小週二媽說了自己的女婿,小周媽媽有點生氣了,也說:“人大利說的對,要相信國家,國家能做出這個決策,肯定是研究了很長時間的,我們是要支援啊!”

小週二媽又嘀咕:“你們反正也不在這住,知道什麼啊?!”

微醉的李大利,看大家對他的說法有不同意見,酒壯熊人膽,也沒在意,像老師一樣的給大家講:“你們知道這個三峽工程,最早是誰提出來的嗎?”

大家有的說這個,有的說那個,李大利微笑著搖頭,說:“都不是,是孫中山,孫中山你們知道吧?”那些人都點頭,除了小周婆婆,耳朵背。

看著大家都知道孫中山,李大利知道也還是有點常識,就聽他繼續說:“對,推翻清朝專制統治的孫中山,國父,是他,在1918年,在《建國方略》中提到了建立三峽工程的設想,他說:"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193o年,國民政府計劃在長江上游籌建水電廠,1932年,國民政府組織成立了長江上游水力電勘測隊,勘測隊在查勘後還提出了籌建低水頭電站的計劃。但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實施。1931年和1935年,長江中下游遭遇了兩次特大洪水,傷亡慘重,14萬人死亡!”

“14萬人啊!”李大利突然痛心疾,繼續說:“以前中國總人口少,不是現在的十幾億,14萬人佔了不少的人口比例呢!”

李大利邊說,邊自己舀了勺酒,喝了一口繼續說:“1944年,國民黨政府收到了美國專家關於利用美貸籌建水力電廠的建議,隨後,美國大壩專家薩凡奇來華,前往三峽實地考察,結束考察後,薩凡奇提出了轟動全球的《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這個報告透過後,1946年,工作人員開始進入三峽,開展地形勘探,但是,因為內戰終止。1949年7月,解放前期,毛主席在北平接見了原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主任,明確表示:“將來三峽工程這件事還是要辦的!”

聽到這,大家都點頭:“對,這件事還是要辦的!”

看到大家都進入了李大利描述的場景,李大利更加的有底氣了,又舀了勺酒,喝了一口繼續說:“建國後,咱們毛主席組織力量開展防洪建設,於1953年建成了荊江分洪工程。這個分洪工程,在1954年的特大長江洪水中揮了重大的作用,但仍然沒能阻止災情。那時,長江中下游五省有1oo多個縣受災,淹沒了大量農田和房屋,災民人數達18oo多萬,死亡3.3萬多人,這都是觸目驚心的資料啊!”

大家聽了,紛紛點頭。

李大利接著說:“所以,中央決定,消除長江中下游嚴重洪患是長江治理最緊要的任務!建立三峽工程須提到政治局議事日程!所以,1955年,三峽工程勘測設計論證工作全面展開!之後,1982年,鄧小平關於三峽工程的指示是:“看準了就下決心,不要動搖!”

大家紛紛點頭:“對,不能動搖!”

看到大家都入了這個氛圍,李大利微笑著說:“1992年全國人大將三峽工程作為重點工程表決透過,1994年12月,三峽工程正式開工!所以,現在,你們,大家,就開始了舍小家為大家的偉大奉獻!這真的是奉獻啊,同志們啊!不容易啊,大家不容易,國家也不容易啊!”

那酒壯熊人膽的李大利,說的滔滔不絕,都沒了分寸,那是你丈母孃,老丈人,你爺爺!怎麼都說起同志們了啊!

看到大家都服了他說的話,李大利自豪感爆棚。

大家也都誇獎小周找的老公好,高材生,就是跟他們那些平頭老百姓不一樣。人家說的,多對啊,有理有據的。對,堅決不能動搖!幹!

自豪感爆棚的李大利,突然感覺一陣要嘔吐的樣子。估計是喝太多了,說,出去走走。大家也都沒挽留,小周也沒堅持陪著去。

出了那屋,李大利下了那個青石板陡斜小路,來到了江邊。

江邊,微風習習,太陽照耀著江水,金色的光芒,波光粼粼。

李大利深吸了幾口氣後,那要嘔吐的感覺也沒有了。

看著江邊,幾個小孩子在低頭撿拾什麼,李大利突然想起他女朋友尹兒,女朋友尹兒和他說過,小時候在鳳縣外婆家,經常江邊撿三峽石,放在小竹揹簍裡。看著幾個孩子低頭撿拾的背影,女朋友尹兒的形象又出現在李大利的腦海裡。

他嘆了口氣,朝背對長江的另一個方向看,那裡,是長長的石板陡坡,陡坡上,來來往往的人群。

李大利走了過去,踏上石板陡坡,踏上石板陡坡的瞬間,他又想起了女朋友尹兒。尹兒曾和他說過,經常在長長的陡坡上,歡快的跑來跑去。

這麼想著,放眼望去,沒有歡快的跑動,都是低頭默不作聲的快步走過。

李大利又走了幾級臺階,與幾個人擦肩而過。那擦肩而過的人,都是滿含淚水,有的還哭出了聲。

看著他們那悲傷的眼淚,李大利的眼圈也紅了,再往上走的步伐,愈的沉重,只聽背後一陣陣的輪船汽笛聲。那汽笛聲,蕩氣迴腸,彷彿在吹奏著歲月滄桑。

聽著那汽笛聲,看著眼前一個個滿含淚水的過往人群,想著小周爺爺那眼睛裡無端淌淚的桃膠凝聚,李大利突然想起了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