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逢廊必穿,逢竹必左(第1/2頁)

作品:《地平線上的莊園主

一株瓊花引起了幾位院士複雜的感情。

神話、一代王朝的興衰、揚州人的複雜感情,皆在一朵小小的瓊花裡。

朱顏未在,但如碧玉般澄澈的葉子,佔據直徑十米的繁茂樹冠,已是賞心悅目,幾隻縱情奔放的小鳥,也不怕人,在枝頭疾走跳躍,偶爾清脆的歌喉,傾訴著幾百年來的清幽,正如瓊花隱士,不再承載不可承受之重,入山林,競自由。

幾位院士收集了幾片瓊花的葉子,作為後續研究之用。

然後就坐在旁邊的清涼石凳上,用清涼舒緩心頭的激動,瓊花啊,富有傳奇又讓人魂牽夢繞,這是一個偉大的現,卻讓人心情複雜。

“還好沒有唐昌觀的玉蕊花。”董院士忽然嘟囔了一句。

幾位院士聞言,幽怨的眼神齊刷刷地落在他的身上,心裡不禁吐槽,求求你了,大佬。

做個人吧。

“玉蕊花?有啊。”白洋順手指了指隔著一池水的地方。“那是招隱山移植來的,旁邊一株是唐昌觀裡的,安史之亂的時候,我們舉家遷往江南,順便從唐昌觀裡偷來的。”

嗯?嗯?

幾位院士有些無語,這是什麼家族啊,專門往他們這些專家撒鹽啊。

瓊花、玉蕊花、聚八仙,在他們心裡可以用魂牽夢繞來形容,為此好多位專家還特意寫了論文,闡明自己的觀點,然後蓋棺定論,增加自己的學術地位,雖然在場的幾位專家沒寫過,但也見過不少這樣的文章。

如果真能證實,不知道這個古老的庭院要打臉多少人。

“證據。”崔老有氣無力地說道。

歷史上這三種花不知道有著多少糾葛,彼此混淆,一起經歷王朝興衰,與王朝糾纏在一起,留下來的只是一團歷史的迷霧,一株株聚八仙,沒留下的只是歷史迷離的塵埃。

瓊花還好說,它與聚八仙驚人的相似,而玉蕊花呢,唯有花朵有著詳細的描摹,當然這還得謝謝那些富有浪漫主義的詩人,留下了線索,留下了希望。

“都在我的電腦裡。”為了宣傳九宮連環寨,在賴清的幫助下,他和蔡崇文、曼青三人拍攝了大量的影片,作為今後的宣傳片。

水有數片,瓊花、玉蕊花、聚八仙交相呼應;山有數重,有杜鵑、牡丹、玫瑰爭豔。修竹叢生,有羅漢竹、湘妃竹、菡苰竹等等夾雜。

休息片刻之後,白洋領著眾人進了大廳,老爺子並不在家,九座山寨通車又勾連起來,平日裡走動少的、上了年歲的老人們又重新活躍起來,三五日就聚在一起喝酒吹牛,老爺子也不例外;至於老太太?一大早就拿著女紅找老姐妹聊天了。

沒有停留,穿過一道九曲長廊之後,一行人進了獨門小院,正好和雷老的院子比鄰,三五堆假山,左右兩棵百年杜鵑,讓小院顯得滿滿當當的,卻出奇的幽深。

“幾位院士住在這裡,大師伯和老師住在隔壁的院子,不知道這個安排滿意嗎?”白洋指著收拾的煥然一新的院落說道。

“很好,很清靜,就是這出院子怎麼辦?”董院士有些苦惱地說道。

剛來的時候,穿行的廊道可不是直線,而且四通八達,他試著根據某些標記記住道路,可惜最終都失敗了。

不僅是他,其他幾位院士也失敗了,臉上露出感同身受的苦笑。

“沒事的,董院士有捷徑的,雖然對新人有些不太友好,多走幾次就認識路了。”白洋笑著回應道。

“老師和大師兄認識路,大師伯應該知道怎麼走吧。”說話間,白洋又衝著大師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