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旅遊日誌(第1/2頁)

作品:《地平線上的莊園主

池塘草綠風微暖,閒雲無際天杳杳。

白洋一低頭,穿過月亮門,層層疊疊的假山直接映入眼簾。曲曲折折的環廊依湖而建,碧綠的湖水,三三兩兩的蓮花,帶著幾抹粉紅色羞澀。湖中堆疊的假山層巒聳峙,如寒梅疏影,月動黃昏。

湖心山石之上三座涼亭破雲而出,曲廊依水勾山,將三座涼亭勾連在一起,在湖心形成十字交叉。白洋帶著李春華登上涼亭,不覺兩腋生風,臨高而望,怪石嶙峋、水波生影,游魚嬉戲,時有飛鳥略過堆積的柳煙。

曲廊順勢而下,然後順著山石堆疊的地基層層而上,曲廊似乎無數座四角涼亭堆疊在一起,從湖岸曲廊之上凌空而起,斜斜的跨入跨入另一灣湖水之中。

這座湖水面積更大,足足有十多畝的樣子,曲廊直接連到湖心煙渚之上。

李春華順著曲廊望去,不由得大吃一驚,“那是萬方安和?”

萬方安和乃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據記載,它建於雍正初年,舊稱萬字房。萬方安和軒,造型獨特,風景秀麗,四時皆宜擇優居住。雍正帝特喜在此園居,乾隆時期仍是遊憩寢宮之一,端午節例在此殿侍奉皇太后進宴。

它是中國建築中僅見的一個特例,建築史上一朵奇葩,可惜毀於英法聯軍手中。李春華曾經在法國遊歷之時,在法國凡爾賽宮曾經目睹過《圓明園四十景圖》,對萬方安和印象深刻,他沒想到今天能見到第二座萬字房,不由得脫口而出。

“是不是萬方安和我不知道,據白家寨的典籍記載,這是先祖拜託雷氏家族設計建造的一個休憩場所。”白洋見過關於雙生園的記載,一些典故自然是如數家珍。

“不不。”李春華連忙擺了擺手,嚴肅地說道“它在一定意義上代表的就是萬方安和,它可是全國唯一倖存的萬字房啊。”

圓明園存在的不過是殘存的房基而已,這座萬字房留存的這麼完整,對中國古建築研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他不知道古建築大拿看到這座萬字房會不會瘋。

在萬字房斜對岸一座低矮的小丘之上是一座三層十字亭,楊柳依依,鶯聲燕語。

兩人走下曲廊,沿著湖岸迤邐前行,無數瘦骨嶙峋的山石堆疊了兩人前進的道路,盡頭是一座石舫,足足有三層之高,樓船畫舸,極盡奢華。

“好雄偉的一座石舫。”李春華由衷地讚歎道。

中國的名山大川他也是遊覽了大半,石舫之上三層樓閣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而且整個石舫包括上面的閣樓,也是用石料精雕細琢出來的。

白洋抖了抖身上的衣服,“這裡曾經是大家聽戲、賞景的地方,石舫的對面還是一座戲臺子呢。”

接近石舫,李春華這才看到石舫的對面是一座三層建築的大戲樓,氣勢恢宏,巧奪天工,各種明豔的圖畫,將大戲樓打扮的花枝招展。

繞過戲樓,繼續穿過月亮門,小巧的石拱橋搭在窄窄的溪流之上,雅趣非常。

李春華不禁駐足,有些迫不及待地說道“白洋,不行,我等不了了,我要寫旅行日誌,我要寫旅行日誌,讓所有的驢友都知道這裡。”

“你手機裡有不少這裡的照片吧。”李春華追問道。

“有啊,李大哥,你用得著嗎,我拍攝的技術不太好,希望影響不到你的旅行日誌。”白洋點點頭,這幾天他可沒少向朋友圈炫耀白家寨的風光。

“拍的爛沒關係,吐槽也是針對我們,這麼好的地方簡直不吐不快。”李春華搖了搖頭,現在條件不允許,降低一下要求也是理所應當的。

李春華知道踏過小橋有著更多的美景在向他招手,但他的心中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拉著白洋原路返回,他要好好的寫上一篇旅行日誌。

······

李春華在自己的旅行日誌上這樣寫道

經過一個月的長途跋涉,我們沿著太子十三峰的山腳,終於征服了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