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111節(第1/2頁)

作品:《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張華在眾人捨命立功之後,不能沒有表示。

眾將答道:“多謝主公!”

張華帶領他們擊敗一個個強大的勢力,威望大漲,這些武將已經陸續稱呼張華為主公。

他們相當於重生,重新選擇勢力。

張華一邊著手攻打瓦崗寨,一邊派人進行招降。

張華不會給李密喘息的機會,他只給瓦崗寨半天時間考慮是否願意歸降。

不降,則打到降為止。

“主公,瓦崗寨守將徐世勣聲稱願降!”

出使瓦崗寨的使節回來,帶回了好訊息。

“奇怪,李密不是帶兵逃回瓦崗寨?怎麼瓦崗寨守將變成了徐世勣?”

夏鎮眾人追擊李密的將旗,見到大量騎兵產生的滾滾沙塵,進入瓦崗寨,自然下意識認為李密退回瓦崗寨自保。

陳宮稍一思索,大概明白其中是非曲折:“不好,這是徐世勣的李代桃僵之計。他故設疑兵,讓我們以為他是李密。真正的李密,可能早已經離開此地。”

“徐世勣的智謀還真是超群,僅僅以障眼法,就騙過了我們。不過徐世勣似乎沒有用盡全力。”

張華總覺得徐世勣有所保留,沒有全力以赴。

“讓徐世勣前來見我。”

張華差點被李密的伏兵之計擊殺,擔心智謀更高的徐世勣在瓦崗寨伏兵,為了安全起見,張華令徐世勣來到張華營中相見。

徐世勣帶著幾個親信到來,這些親信手中還捧著大量文書。

張華見到了瓦崗寨的軍師徐世勣。

瓦崗寨時期的徐世勣不過二十來歲,與張華年紀相仿,還能征戰數十載。

“此乃瓦崗寨所有村鎮的戶籍,瓦崗寨原本有人口二十五萬,並秦鎮,得人口七萬,則有人口三十二萬。因為梁家堡攻防,瓦崗軍以及多爾袞的僕從軍損失兩萬多人,李密又帶走數千人,故現在應當只有人口二十九萬。”

徐世勣如數家珍,說明最重要的人口情況。

張華粗略估計,吞併金兀朮之後,自己有人口27萬,後來又掃蕩邙山山賊和流民,張華領地人口增加至30萬。

因為與李密、多爾袞鏖戰,張華領地人口銳減為28萬。

瓦崗寨加上秦鎮有29萬人口。

那麼張華勢力的總人口變成了57萬。

“為何你不與李密一起離開,而是選擇投靠我?”

張華盯著徐世勣,徐世勣的智力值很高,有一種讓張華捉摸不定的感覺。

“我對多爾袞沒有好感,不願前去投靠。但李密對我有恩,故願李代桃僵,設法為其脫身,算是報恩。至於我本人,還是希望有一番作為。”

徐世勣坦然說明原因。

救走李密是為了報恩,而投靠張華是個人選擇。

張華對徐世勣的解釋還算滿意,於是留下徐世勣。

徐世勣可是隋唐名將,打了五十年仗,幾乎隋唐之際大大小小的戰事,都有徐世勣的身影,徐世勣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徐世勣主動投降,獻上瓦崗寨,讓張華避免了慘烈的攻城戰,這個功勞不小。

“從今以後,我打算改名李績,不再稱徐世勣。”

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徐世勣主動更名為李績,與瓦崗寨再無關係,以李績的身份征戰四方。

“李績啊……”

張華知道,徐世勣要與瓦崗寨的歷史做個訣別了。

徐世勣知道後來自己投靠李世民之後,會成為唐朝的名將,心裡有了更高的追求,不再以瓦崗寨武將自居。

在李績身後,有一個文官引起了張華的注意。

“你是何人?”

“在下魏徵,字玄成。”

“李密以你治理瓦崗寨內政,看來你熟悉瓦崗寨各座村鎮之事,今後你與懋功一同為我效力。”

張華表面不動聲色地招攬魏徵,保持威嚴。

但張華內心卻暗暗吃驚。

魏徵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而且,魏徵是文臣。

魏徵是李世民的宰相之一,以犯顏直諫聞名,民間還流傳著“魏徵夢斬涇河龍王”的故事。

李績、魏徵、程咬金,張華勢力一下子就有了三個凌煙閣功臣。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與雲臺二十八將等組合有些相似,有戰功赫赫者,也有相對平庸一些的人物。

不過李績、魏徵、程咬金,這三個凌煙閣功臣,無論名氣還是實力皆有之。

其中李績的能力可能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