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結局(上)(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對於一向不擅長取名的靜儀來說, 給書齋取名這事是個很讓她砸腦子的技術活。

靜儀原本是想以自己和傅文的名字結合起來,以“靜文書齋”四個字掛作招牌的, 不想最終被傅文一力否定。

於是便有了“靜軒書齋”這個名字。

靜軒書齋涉獵廣泛, 除了最顯眼處靜儀親自執筆為四爺寫得人物傳記外, 還有不少靜儀從京中帶來的珍藏書籍謄抄版,更兼每半月一次的徵文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 一經開張便獲得了廣大西北學子的好評。

靜儀曾經多次想過要把“開眼看世界”的理念灌輸給本朝學子, 只是原本在京中時候事情太多, 總不得閒,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而今的靜軒書齋倒是個極好的載體。

靜儀給京中去信, 問弘時要人, 將有關航海記事和出海後所見的風土人情寫下來,題材不限,、話本、散文、科普文、說明文都是可以的。

靜儀原以為弘時會挑兩個好使的人給自己送來, 卻不想大約過了半個月後, 三哥竟帶了人親自跑到了蘭州府來。

靜儀許久未見家人, 見到弘時自是欣喜,忙叫廚房備了弘時最愛的酒菜給兄長接風洗塵。

弘時本就是個散漫性子,又趕了這麼久的路來到蘭州府,酒足飯飽後便半歪在躺椅中不願動彈。

“傅文也真是的,你三哥跑這麼遠的路親自來看你們,他也不出門迎一迎我。”

“我也是臨時才知道你來的,傅文還在衙門呢,也不知道你過來了蘭州府。他這幾日忙得很, 脫不開身,晚上我叫他備酒同你賠罪,你多擔待。”

弘時仰頭長嘆:“人家都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你這嫁了人連親哥都忘了!”

靜儀看著弘時明顯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對著自家三哥開口問道:“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弘時勉力一笑:“沒事,一切安好,你家哥兒也好,只是大家都很想你了。而今看你在這裡過得也好,等我回去稟了阿瑪額娘,也好叫他們放心,免得時時掛念著你。”

弘時不便久留,也是同諾敏幾個一樣,住了三五日功夫便離開了。送走弘時後,靜儀又投入到了自己的“事業”當中。

書齋的執行比想象中更加順利,三個月後便已有模有樣。

與此同時,戰事連連告捷,時年八月初三,噶爾丹策零向清廷請和罷兵。

半個月後,靜儀先於大軍兩日抵達京城。

= =

董鄂氏匆匆走進承乾宮內,解下披風遞給使喚宮女,對著牌桌上的幾位抱歉道:“是我來遲了。”

李氏正跟耿氏、鈕祜祿氏同五福晉吳扎庫氏打牌,聽了這話對董鄂氏笑笑:“你住得遠,孩子又小,原本就是過來坐著說說話,沒什麼要緊事,遲一些有什麼打緊?”

董鄂氏坐了下來,對著李氏問道:“聽說妹妹今兒過來?”

李氏道:“方才就過來了,在旁邊看我們打牌看得無聊,正在後頭跟弘曆媳婦吃什麼炒年糕呢,你去後頭跟她們玩罷。”

董鄂氏進了裡間,見靜儀和慧儀一人捧著一個小白玉碗,裡頭是拿甜辣醬炒好的魚丸和年糕條,紅紅的一小碗,兩人正拿著銀籤子小口小口地吃著。

桌上還有好些炸雞薯條一類的快餐食品,靜儀兩個見到董鄂氏過來,都笑著招呼她過來吃東西。

董鄂氏陪著靜儀吃了小半碗年糕,周嬤嬤從外間進來,對著靜儀道:“李主子吩咐奴婢同公主說一聲,萬歲爺道今兒會在前頭開午宴,叫公主和幾位福晉少用點。”

靜儀笑著點點頭,對著周嬤嬤問道:“我們珩哥兒呢?”

自打阿瑪和額娘迴歸後,珩哥兒就被自家額娘接回了公主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