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出嫁之前(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這是靜儀未出嫁前的最後一個新年。

正月初三, 景仁宮。

皇后梳妝完畢, 理好釵環, 對著春蕊問道:“今兒該來的人可都到了?”

春蕊道:“敦憲公主到寧壽宮裡去給和貴太妃拜年了,方才遣了青楓過來景仁宮跟娘娘告假。”

皇后想了想,道:“公主這時候不在,不合適,讓春朝去把公主請回來吧。”

先帝在位時候,靜儀在宮裡沒少受到和妃娘娘的照顧, 一直都記著和妃的好。阿瑪登基後, 靜儀也沒忘了和貴太妃, 平日裡得閒時候經常會去太妃那邊坐坐。

和貴太妃位份已經很高了, 除了佟佳皇貴太妃外, 太妃裡頭最尊貴的就是她了。和貴太妃吃穿用度什麼的倒是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孩子。每逢過年之時, 靜儀都會特地抽空過去給貴太妃拜年,陪太妃吃茶聊天,今年也不例外。

和貴太妃是看著靜儀長大的,諸多宗室阿哥格格里,她最親近的就是靜儀, 見到靜儀過來自是欣喜十分。

和妃乃是三品協領祜滿之女,十七歲選秀入宮, 一入宮就是嬪位。入宮以來一直是當時最得寵的滿人嬪妃,即便膝下沒有子女,位份也沒落下, 康熙五十七年晉到了和妃。先帝駕崩後,和妃因為當年撫育弘曆,又對靜儀照顧有加,晉了貴太妃位份,宮裡頭人人都知道貴太妃在雍正心中的地位,該有的尊重和份例一點都沒少她的,更兼還有靜儀和弘曆的孝敬在,日子過得很是舒坦。

故而和妃這一輩子沒經歷太多的坎坷,歲月在她的臉上也沒有留下多少痕跡,依然還是靜儀記憶裡頭的溫婉美人。

和貴太妃也聽說了靜儀來年三月就要出嫁的訊息,想到日後見到靜儀的機會終歸比未出閣前少了,心中雖有不捨,更多的是姑娘長大了可以嫁人的欣慰。

靜儀在和妃這裡沒待太久,就被皇后身邊的大宮女請回了景仁宮。

靜儀的位子被安排在離得皇后左手邊最近的地方,皇后一見到靜儀到來就關切道:“今兒天可冷得很,我看你這披風也不是多厚實的,這一路過來怕是也凍著了。春月,去給公主端杯薑茶來。”

春月領命而去,靜儀起身謝恩。

五福晉的撇嘴,公主在宮裡頭安然睡到大天亮,乘著轎攆過來景仁宮,有什麼累著冷著的?她們才是起了大早,一路從宮門靠著兩條腿步行到了景仁宮,也沒見皇后有多關懷她們,給她們賜上一碗薑茶。

但話可不能這麼說。

五福晉湊趣道:“娘娘待公主當真一片慈母之心,周到呵護,令人敬服。”

七福晉道:“奴才聽說,這次幾位公主備嫁事宜,都是娘娘一手操辦的。今兒看了娘娘對公主的細緻關懷,才知娘娘仁善慈愛,無微不至的關懷小輩兒,難怪萬歲如此信賴娘娘。”

靜儀坐在一旁淡淡的微笑。

她也知道,她今兒來景仁宮主要還是為皇后服務的,好讓皇后在眾人面前多多做一番慈母表現,叫人人贊上一句“皇后賢德”。

不過不得不說,皇后為了博得四爺好感,對於靜儀的婚事籌備的確十分上心,靜儀心裡頭感激。是而不論皇后說什麼,靜儀只管“好好好,是是是”地聽著應著,也算還皇額娘人情了。

比起嫡母皇后的紅光滿面,親媽李氏這個年過得就不怎麼好了。

靜儀從景仁宮回來,換上家常衣裳,對著悶悶不樂的李氏勸道:“兒女大了,都是要出宮建府的,我和三哥也不能陪您一輩子,能一直陪著您的,終究還是隻有阿瑪。不管您是想爭寵也好,不想也罷,對於阿瑪,您一定要好好把握住了。以後若是我不在您身邊,您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啊。”

李氏被閨女說得鼻子酸酸的:“傻丫頭,難過什麼,公主就算嫁人了,過年也是要進宮的。”

靜儀這才突然意識到,公主嫁人依然是皇家人,逢年過節不是在婆家過,而是依然還是要回孃家這裡領宴的。她不光可以陪著李氏過年,也可以去貴太妃娘娘那裡拜年。

這麼一想情緒就沒了,靜儀眨眨眼睛,原本已經流到了眼眶的淚水又回去了。

出了正月後,靜儀得空去弘曆院子裡找四嫂看小寶寶,還未出阿哥所時候正好碰上傅玉。

傅玉上前行禮,靜儀對著傅玉叫起:“七爺不必多禮,好久不見了,前幾次來四哥這裡都沒碰上你。”

好歹也算自幼認識的,不過是相親未成,還不至於老死不相往來。

傅玉也對靜儀笑笑:“四阿哥這就要出宮了,我也謀了個新差事,日後進宮怕是更少些了。”

靜儀也聽弘曆說過,當初他給傅玉謀了兩個差事,一個是繼續在宮裡頭當侍衛,一個則是國子學助教,傅玉選了後者。

雖說宮裡頭任職,在四爺眼皮子底下,升遷機會多,但就靜儀對於傅玉的瞭解,知道傅玉會更喜歡後面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