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公主不好惹(第1/2頁)

作品:《公主的心事(清穿)

靜儀在府中,尚不知道宮中四爺、皇后、德妃為了封號博弈這些事情。她還和從前一樣, 簡單地生活, 按時吃飯作息,依著李氏要求給已故的康熙爺抄經祈禱。

宮裡依然不斷有訊息傳來。

康熙可能也是覺得自己克妻吧, 自打孝懿皇后過逝後便不再封后, 只叫著佟貴妃幫忙打理後宮,四妃協理,坤寧宮許久沒有住過人了,修繕整理又是個大工程。反正四爺也不住乾清宮了,正好跟皇后湊成一對兒, 就把皇后安排到了景仁宮。

景仁宮畢竟是康熙出生的地方,四爺又一向敬重康熙帝, 四爺願意把景仁宮給了皇后, 可見皇后在皇帝心中地位很是不低。

餘下的諸人也各自分配了宮殿, 李氏被安排在了承乾宮, 鈕祜祿氏和武氏則是永壽宮,耿氏同宋氏住鍾粹宮, 年氏和郭氏則住翊坤宮。

皇后同武氏素來親厚,而鈕祜祿氏又和武氏不和,不知道將此二人安排在同一宮中,究竟是皇后的意思還是四爺的意思?如果是皇后的意思,有鈕祜祿氏這一宮主位壓在上頭,武氏自然會更加靠攏皇后;如果是四爺的意思,很有可能是他覺著武氏近來有些跳脫, 想借鈕祜祿氏壓一壓武氏。不管是誰的意思,靜儀都覺得挺有意思。

在此期間,四爺還親自給靜儀親自寫了信,安撫自家女兒,道是靜儀小乖乖稍安勿躁,阿瑪這裡忙得很,並不是把你給忘了,等承乾宮收拾好了以後就把你過來,讓你和你額娘住大房子、大院子。你喜歡什麼就叫蘇培盛帶話給阿瑪,只要阿瑪能給的,都叫皇后幫你置辦。

靜儀估計四爺都忙翻了,還還記掛著她,對她真好得沒法兒說了。

李氏看著四爺的信也發笑:“都說姑娘是阿瑪前世的小情人,果然不假,闔府裡這麼多的人,萬歲可就記掛著你一個呢。”

對於四爺來說,前朝諸事還是比這些後宮瑣事更放在心上一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胤禛命八貝勒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大學士馬齊、尚書隆科多總理事務。並於同日,晉封胤禩為廉親王、胤祥為怡親王,前太子胤礽之子弘皙為郡王,並召十四回京。

年家也有好訊息,四爺重用年家兄弟,任命原安徽布政使年希堯署廣東巡撫。年羹堯已經是川陝總督,十四又被召回京中,年羹堯受命與管理撫遠大將軍印務的延信共同執掌軍務。年家全族抬入漢軍鑲黃旗,一時風頭無兩,甚至蓋過了獲封一等承恩公的後族。

二十日,四爺登極,年號“雍正”。

三日後,隆科多承襲一等公爵,並在硃批之上公然稱呼隆科多“舅舅”,佟家沸騰。

靜儀入宮的日子比四爺登基還要晚上了幾日。

承乾宮處於東六宮,距離御花園和養心殿都不遠,先帝時候佟貴妃一直住在此地,裝潢佈置比其他宮殿都要好上一些,最讓人喜歡的地方就是離著阿哥所和公主所都近,李氏和靜儀都挺滿意。

皇子們肯定是要住阿哥所的,至於靜儀……四爺的意思還是先跟著李氏住,若是想去公主所住也使得,都隨小女兒心意。

四爺到底還是沒封靜儀固倫公主,且不說先帝時候公主都是出嫁時才有等號,就德妃說出“擔不起”三個字,四爺總能不斷想起靜儀以前生病的情形,打心底裡頭就有些怕,想著絕不能因著此等小事折了小女兒的福氣。

反正靜儀封固倫公主都是遲早的事情,等她出嫁時候好好辦一場冊封禮,再備上一份厚厚的嫁妝,也全了他一番愛女的心意。

入宮後的第一要務還是要給康熙持服和哭靈。

靜儀對康熙是有感情的,康熙對別人也許不夠好,但是作為一個兒孫滿堂的祖父,對她已經足夠重視足夠好了。雖說這位祖父有些位高權重,還很有自己的脾氣,但是靜儀一直把他當做最是值得尊敬的長輩看待。

奉先殿裡,靜儀跪在下頭,周圍一片悲慼之聲,康熙對她的好悉數湧上心頭……哭得倒是比旁人更傷心一些。

公主這番作為,眾人都看在眼裡,於是靜儀剛入宮來又多了一個好名聲——孝順。

貴太妃佟佳氏也感動得熱淚盈眶,靜儀丫頭最重情誼,不枉老爺子疼惜了她這麼一場。

作為一個肉食動物,要日日吃素,又要天天去奉先殿跪哭,本來都是些辛苦活兒。

可靜儀自打吃到第一口御膳房呈上的素食後,就深深愛上了這種美味,真是太好吃了,有這種素齋吃還吃什麼肉啊?

靜儀一連好幾日都吃了兩碗飯,李氏開始心疼了。她姑娘明明素日裡更偏愛肉食的,這幾日卻吃素都吃得這麼不挑了,難道這幾日裡累壞了、餓著了?

= =

內務府總管太監姓尚,單名一個典字,年紀不大,脾氣卻不小。先帝在位時候頗得聖寵,一般二般的嬪妃都不放在眼裡,就是在四妃面前也站得直立。

李氏對這位尚大總管的做派早有耳聞,這日尚太監親自過來承乾宮送人,李氏原以為會見到一個倨傲的大太監,誰知這尚太監來到承乾宮一點總管架子都沒擺,對著翠西幾個客客氣氣的,見過李氏和靜儀時候,都分別恭敬磕了三個頭,特別討好,而且諂媚。

李氏覺得很奇怪。

給各宮分配宮女和太監的活計原是用不到尚典這種級的人親自過來的,可尚典不光親自過來承乾宮給李氏送了人,還帶給了靜儀兩個宮女和兩個嬤嬤。

之前伺候的索、陳兩位嬤嬤出身一般,作風又不得四爺喜歡,靜儀成了公主後,那兩人的身份閱歷明顯不夠伺候公主了,皇后做主,又將二人遣送回了內務府去。

臨別時候,靜儀還小小地傷感了一把。

倒是雁蓉和雁芙,因為年紀小,又是宮女,對她倆的要求沒有那麼高,還是四爺親自給賜的名字,才得以留下來繼續伺候公主。

李氏給尚總管賜座,尚典不敢坐,執意要站著回話。李氏無法兒,只得叫翠西給尚公公上茶。

靜儀也覺得尚典同旁人口中的那個尚大總管看起來不大一樣,同他聊了一會兒才知道,送來伺候靜儀的這幾個嬤嬤宮女都是四爺親自挑的,所以內務府才會如此重視地親自送過來。

靜儀感動,四爺還記著當年二位嬤嬤為難她的事情,這幾天阿瑪都忙成啥樣了,還怕皇后和李氏把關不好,親自出馬替她驗看嬤嬤。

兩位嬤嬤一個姓溫,一個姓餘,本家都是正經的滿族包衣,只不過起了漢名兒,用的也是漢姓。兩個新宮女需要靜儀給起名字,靜儀便把年紀稍大的叫了攬月,年紀稍小的叫了青楓。這兩個新到的宮女水平一看就不低,手上嘴上都了得,靜儀看得有趣兒,囑咐雁蓉和雁芙好好跟人家學著點兒眉眼高低。

景仁宮內,皇后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終於把宮裡重要崗位的人事花名冊草草翻完。

皇后起身活動了一下身體,又飲了半盞熱茶,轉而對著身邊的白姑姑問道:“今天可有什麼事情嗎?”

白姑姑道:“一個時辰前,公主來訪,看娘娘您在忙,奴婢就斗膽請公主回去了。公主在外頭等了您大約有兩刻鐘的功夫,看您實在有事,沒法兒見人,就轉身回去了。”